搜索
看松坐危石,瀹茗爨枯箨。振衣下山去,白云满幽壑。
猜你喜欢
双璧曜郢握,并是荆山璆。感此大造恩,钟灵贲岩幽。
他山有攻错,比德君子侔。太璞绝雕琢,夜光无暗投。
祥金羞跃冶,志士讵衒媒。特达有真赏,席珍方见求。
垂声满天汉,腾光烛遐陬。玙璠未足俪,勖哉绍前修。
又名: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递三巴路,羁(jī)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tóng)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
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
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
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本站。
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烛”:一作“独”。人:一作“春”。
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
飘:一作“漂”。明日:指新年。岁华:岁月,年华。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抱病疏棂下,经秋又及春。
色沿衰绖惨,愁入鬓华新。
地僻艰医药,身微听鬼神。
苍旻果无意,长作饭牛人。
有所思,乃在南溟之大海。恶浪如山不可度,阳春白日沉光彩。
雷霆昼斗擘岩嶅,连天蹙地浮银铠。浩浩乎奔车策马之相送,千岑万壑倏而改。
中有鲸鲵鲼鰊诡颜而异首,吞山吐岳含云叆。又有天吴罔象之穷奇,招风募雨帆樯溃。
梗萍飘泊杳不知其所底,偶然得之糜如醢。观者皆震号,死者不相待。
呜呼,欲诉兮谁为宰。秦皇汉武如梦中,三山银阙今安在。
思君不见令人馁,急欲济兮舟不逮。侧身极望涕沿洄,惨独忧兮心既痗。
穷途多感慨,老境少知闻。
酒里闲消日,书中自策勋。
全躯希碌碌,扫轨厌纷纷。
每愧吾乡老,头童念致君。
老为吴会客,耆旧不相忘。
政以牛马走,曾陪鹓鹭行。
千年书穴在,六月镜湖凉。
从此登临地,回头忆侍郎。
水来江尾难分燕,山到崖头合号龙。见得人心尊万乘,片帆飞过亦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