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溆明寒透橘洲,雁风吹老一天秋。渔翁醉卧芦花底,流水晚烟閒钓舟。
猜你喜欢
子之丰兮,俟(sì)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jiǒng)衣,裳(cháng)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háng)。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难忘你人物好丰采,你曾在巷中久等待,没跟你同走悔不该。
难忘你健美好身材,你曾在堂中久等待,没和你同去悔不该。
锦缎衣服身上穿,外面罩着锦绣衫。叔呀伯呀赶快来,驾车接我同回还。
外面罩着锦绣衫,锦缎衣服里面穿。叔呀伯呀赶快来,驾车接我同归还。
参考资料:
1、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73-175
2、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72-174
丰:丰满,标致,容颜美好貌。俟:等候。巷:里中道,即胡同。予:我,此处当是指“我家”。送:从行,送女出嫁。致女曰送,亲迎曰逆。
昌:体魄健壮,棒。堂:客厅,厅堂。将:同行,或曰出嫁时的迎送。
锦:锦衣,翟衣。褧: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裳: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叔、伯:此指男方来迎亲之人。驾:驾车。古时结婚有亲迎礼,男子驾车至女家,亲自迎接女子上车,一起回夫家。行:往。
归:回。一说指女子出嫁归于男子之家。
《郑风·丰》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个屈从父母意志的弱女子,她没有对抗父母的干涉。她的遭遇是不幸的,也是值得人们深深同情的。虽然,她未能与心上人结合,但她对心上人的挚爱之情却丝毫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深切了。在她的脑海里,爱人的容貌是那样的丰满美好,体魄是那样的健壮魁伟。想起这些,她的心中充满了无法消解的悔恨之情!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爱人在巷口、在堂上等她去成亲,幸福生活仿佛在向她招手。但却因父母的变卦,最终她没有能跟他走。如今悔恨之余,她要作最后的努力,呼唤爱人重申旧盟。她幻想自己穿上了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迫不及待地呼唤男家快来人驾车迎接她过门去成亲。这种由满腹悔恨引起的对幸福生活无限向往的强烈感情,在诗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诗中抒情主人公对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现实中是一种无望的追求。她其实并没有找到越过急流险滩通向幸福彼岸的渡船。在诗中,读者充分了解她的怨恨之情是对着她父母的,但却无法知道她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父母的态度。她只能幻想有朝一日她的心上人派人来把她迎娶过去。看来等待她的依然是无法改变的可悲命运。可以说,这首诗是对旧社会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
抒情主人公对爱人的感情是深沉的,对自己屈从于父母的意志流露出极度的悔恨,希望爱人重申旧盟心情表达得极其迫切,一句话,直抒胸臆,酣畅淋漓为此诗抒情的一大艺术特色。一、二两章中抒发的未能与爱人结合的悔恨之情,读者仿佛能听到她的叹息声;三、四两章中抒发的迫切想与爱人结合的向往之情,读者仿佛能听到她的呼唤声。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刻画,都极其成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抒情主人公由深深的悔恨而引起的向往幸福生活的幻觉,这种悲剧意味极浓的感情大跳跃,读者读后不能不为之动容。
爱此葱茏一角山,岚光翠影白云间,清风引我上层巅。
斜日穿林声寂寂,灵猴倚石意闲闲。还从衣底拂苍烟。
木落蓬飞天已寒,束书火急出燕山。霜蹄暂蹶终超忽,风翮高抟祇等閒。
文度且应归膝上,士龙能久在云间。深秋送尽南辕客,一夜思家鬓欲斑。
吴兴佳山水,清远无古今。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
道场一峰秀,相对豁尘襟。诸毗势奔赴,峰灵妙莫寻。
捲帘纳苍霭,白日未西沈。朱阑与翠竹,掩映春色深。
东坡追往迹,梅村续前吟。既怀贤太守,怅触旧时心。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彭蠡湖边香橘柚,
浔阳郭外暗枫杉。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
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平泉。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
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
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
云海茫茫,何人寻得春归处。年年迟暮。不逐春归去。何日真归,历历江湖路。舟横渡。青山无数。醉吸荷心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