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翁撑船傍芦荻,船头独坐看秋波。不知昨夜风声恶,但见满溪山色多。
谁人著笔成图画,有客吟诗学棹歌。我亦颇识江海趣,几时同子披烟蓑。
猜你喜欢
披缁还戴笠,独自坐崚嶒。有相元虚妄,无言即上乘。
形将同木槁,心已似波澄。不是旧相识,翻疑何处僧。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xiāo)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jiāng)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jīn),相对忘贫。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参考资料:
1、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第74页
2、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争教:怎教。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欢乐。
蓝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溪上,传说此处有仙窟,为裴航遇仙女云英处。此处用这一典故是表明自己的“蓝桥之遇”曾经有过,且不为难得。药成句:这里借用此典说,纵有不死之灵药,但却难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去。意思是纵有深情却难以相见。
饮牛津:这里是借指与恋人相会的地方。
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
用典很讲究,也很完美。连用典而显不生涩,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这两个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冲突,还有互相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是难得的。我一向主张,诗词要么就少用典,没那功力别急着显摆,要用就用到大音若稀,大象无形的境界,干干脆脆融汇贯通。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容若乃权相之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公才岂止剧曹郎,肯向明时氏庾仓。会有绫衾趋汉署,不须锦缆系吴樯。
青箱教子书千卷,白发思亲天一方。看我飘然五湖去,栈羊筛酒送归艎。
春草生洞渚,春风入上林。春皋有黄鹤,抚翮未扬音。
王屋尝嘉遁,伊川复陆沉。张弦鹍鸡弄,闭室蓬蒿深。
避地歌三乐,游山赋九吟。大君思左右,无乃化黄金。
雨气昏三日,晴光笼万井。鸟入石林深,人行溪路永。
陟冈泥尚滑,渡水浪犹猛。千折到荆山,十里望奉岭。
野阔想姬牛,原高问轩鼎。尘沙埋古塞,风雷秘灵境。
僧户启层台,龙泉瞰绝顶。天围远近村,田乱南东町。
黄鸡进野服,白堕携方领。寒嚼召平瓜,大食了翁饼。
焉知礼法疏,那复冠裾整。手势恣喧呼,脚力竞驰骋。
君子喜喈喈,小人绝悻悻。海鸥自可下,国狗谁云犷。
不知落日低,乍觉单衣冷。萧萧听骝骆,聒聒随蛙黾。
翳翳乌椑阴,淡淡苍芦影。人烟渐窣窣,鬼火忽耿耿。
红烛导斜桥,青衣指深阱。近城路始平,出险辔还并。
佳客信江湖,使君讵酩酊。乏嘲夹谷欠,余羡延陵勇。
一石酒量豪,万斛诗才涌。探珠君早获,倚玉余真幸。
他年共把读,聊作黄金矿。
城南分手五经秋,肯信才名晚未收。济济青衿歌在泮,萧萧白发倦登楼。
山川寥落云千里,骨肉凄凉草一丘。尚忆冷毡倚大树,西风九日旧同游。
一尊方喜细论文,春草题诗又送君。手握管城言不尽,诗坛谁复将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