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瑶室青编万卷余,宫中谁道日闲居。
家臣昨夜长安去,犹向君王乞秘书。
猜你喜欢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jiā)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wú)烟荻(dí)。
独自在浙江楼远眺,满耳传来的都是哀怨的胡笳和笛子声。好像宫廷的乐工.还在演奏,幼帝此时却已经被俘虏到遥远的北方。
高贵而柔弱的海棠被人侵者如狂风暴雨般摧残,还怎能经得住风雨。回首望向临安,已经是获叶瑟瑟,烟雾缥缈,一派荒凉了。
参考资料:
1、丁炳贵编著.婉约词与豪放词鉴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424页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秦刷子、翠圆枝等。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梨园:指宫廷乐工。那人:指南宋的幼帝。天北:遥远的北方,指大都(今北京)。
海棠:一种较名贵的花木,我国古代词人常用它来比喻高贵而又不幸的人。在本词中,作者用它比喻南宋君臣,也包括作者自己。华清池:今陕西西安临潼,这里借指南宋统治者灭亡前在临安的游乐之地。
上片起首二句就烘托出一种极度悲怆的气氛,作者登高远眺,看见大好河山惨遭蹂躏,心如刀割,耳边又不断地传来阵阵哀怨的笳声和笛声,更让他感觉悲伤。
下片“海棠”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南宋君臣横遭洗劫的惨痛经历。入侵者就好像狂风暴雨,摧残了高贵而柔弱的海棠,使人悲愤不禁。最后“回首”二句,以低回哀婉的笔调倾吐了一个爱国志士对故国故君的无限眷恋:原来那繁华升平、笙歌曼舞的故地,如今已是一派荒凉,再也不复往昔景象。这种沉重的分离之悲为这首词涂上了一层浓浓的凄惨色彩,展现了一首祭奠南宋亡灵的沉痛的挽歌。
全词写出了作者对被掳北上的幼帝与太后的怜念,及痛悼南宋的灭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与无奈之情。
南陌东边草染裙,嫩青深翠一时新。王孙去后无消息,春雨春烟恼杀人。
朱辂初闻建赤旗,绿杨犹啭旧黄鹂。和风骀荡无三月,炎气凭陵又一时。
飘去馀香花衬屐,覆来浓荫叶成帷。秋光只在前山里,不日凉襟却共披。
倏忽年来卦气周,黄芽未熟雪盈头。了心颇定归藏计,毕世终同造物游。
日上松梢开绣岭,月明海外是瀛洲。从今不挂尘中念,好待空悬黍米浮。
谷平门下几人留,病懒怜君赋远游。囊里残经仍献阙,旅中孤啸独登楼。
柳迷济水逢初雨,月满长安及早秋。闻道汉朝儒术显,公卿何日荐张侯。
天下人知此一岩,霜清杖履雅宜闲。
闽峰尽有堪怡处,猿鹤多时望客还。
从嫁黔娄执勤俭,奁中犹贮旧荆钗。内朝屡作东班首,拜庆金宫玉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