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卧病长夏晚,出门秋草生。聊因上陵日,一寄看山情。
野水侵平道,寒云覆古城。圣君方用武,群盗敢纵横。
猜你喜欢
上陵何所见,但见柏与松。柏枝一何盛,松枝一何青。
白杨蔽其上,秋风萧萧鸣。金为阙。玉为楹。石为马,桐为龙。
重泉一以闭,万古不复醒。悟彼泉下人,喟然伤中情。
今日乐且乐,延年万寿春。
零雨霏霏,亦降于桑。
怆悢中怀,念昔先皇。
惟昔先皇,创业孔艰。
寤寐兴怀,能不永叹。
精灵安所,体魄焉依?幽明隔绝,曷已其思。
堂堂梓宫,在彼高冈。
霜露是萃,能不慨伤。
礼起由情,将情繄物。
溥斯索矣,庶其罔阙。
郊社既虔,宗庙孔威。
上陵是申,式昭孝思。
潇湘(xiāng)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zhào)孤。红妆饮罢少踟(chí)蹰(chú),有人偷向隅(yú)。
挥玉著,洒真珠,梨花春雨徐。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潇湘门:疑指长沙一城门。水指湘江。征棹:征人所乘之船。棹,船桨。踟蹰:犹像不舍。向隅:此指“红妆”之人。
人人:指恋人。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首二句写离别的环境。送别的时间是在寒夜,而即将启程的船只有孤零零的一个,越发使送别的场面增添了冷落的气氛。这两句不仅为全词营造了冷清凄惨的氛围,而且显示出一种离别的紧迫感,为下文写离别情事张本。
“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后两句笔触转向离别之人,“红妆”和“有人”实际上是一人,就是义妓。“有人偷向隅”取自于“有一人独索然向隅”之意。“踟蹰”二字,反映了她心中的依恋与不舍;偷偷向隅,又显示出她的矜持与体贴。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馀。”过片承接上片最后一句,具体形容这位女子哭泣的情态。连用三个形象比喻义妓的眼泪:如玉箸,如珍珠,如春雨,连连不断,展现了一位形象优雅、感情真挚的美丽女性形象,使读者深深体会到,词人与这样深爱他的人离别,是何等伤心与遗憾。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面对义妓挥泪如雨,词人心中的痛无法抑制。结句“那堪肠已无”,是秦观泣血之语,包含着词人无数的新愁旧恨,是长时期压抑的情绪的爆发,也是他辛酸经历的总结,一颗受尽世事折磨的麻木痛苦的心跃然纸上。
昨朝仙佩下江皋,赠我丁香百结绦。似诉隐肠难解系,不辞纤手为亲缫。
缠绵正好笼梳发,宛转何从落剪刀。一线深恩重挂起,鬓丝撩乱玉频搔。
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莫上中峰顶,秦城隔暮烟。
残雪明阶,扑帘微雨东风峭。狐裘貂帽。可信春曾到。
令节神京,合遣阳光照。天公拗。煖颠寒倒。一任梅花恼。
我欲乞襄阳,驱车岘山址。文吊杜征南,酒酹羊叔子。
披榛访二碑,事辞俱俊伟。高贤千载后,遗魄犹登此。
一官推不去,事故违愿始。不如造乾明,山名亦相似。
交流千斛乳,未减汉江水。遐眺真不恶,悲伤未烛理。
湮没与垂名,趋死皆一轨。我与同游人,痛饮共择旨。
生前一杯重,恨山无石髓。预忧名不传,却笑邹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