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去广,溪流湍驶岭嵯峨。
行不得也哥哥。
猜你喜欢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jìn)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xiāo)暮雨子规啼。(潇潇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4-75.
2、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53.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浸:泡在水中。萧萧:形容雨声。子规:杜鹃,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白发:老年。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盘盘帐殿敞彤庭,天仗宵严拥万灵。玉笋东班分列辟,龙墀首拜认前星。
烟蟠鳌柱沾吟袖,乐泛仙音近御屏。岁岁大酺恩例溥,自惭虚薄仰皇扃。
小桃忍受黄莺骂。便几日、恹恹谢。雪样荼蘼开满架。
芳情灰冷,泪痕珠泻。忙了鸳鸯帕。
落红堆满阑干罅。愁与恨、无从卸。独对残灯明又灺。
伤心楼上,晓钟催打。断送春归也。
群峰束奔流,虎牙怒相向。对峙十二碚,罗列钟鼓状。
颠崖矗层霄,旁窦穿激浪。峡泉落九夭,汹汹翻海藏。
撑舟出井底,篙师气先丧。众工捷如猱,百丈缘壁上。
木末纵飞腾,山凹迭升降。一鼓更作气,千篙力谁让。
造化何神奇,设此待霸王。颇闻白帝子,于此拒汉将。
铁锁贯浮梁,金戈森卫仗。萧铣复何人,屯兵倚叠嶂。
群雄电扫空,故垒犹在望。平生历险艰,未若兹游壮。
万里投蛮荒,一身堕烟瘴。风餐案倾欹,水宿魂震荡。
搜奇命转轻,得句神益旺。讵畏前途修,瞿塘险如象。
净洗从前两耳埃,溪声并逐雨声来。
此奇赖有诗能领,一笑锺期安在哉。
欲入全真门户,行住坐卧寂寥。存心乞化度中朝。尘事般般屏了。莫论黄芽白雪,休搜龙虎婴娇。色财无挂火烟消。便是蓬莱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