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风凛凛兮天雨霜,木叶脱落兮百草黄。翩铭旌兮辞高堂,岂灵车兮秀冲冈。
蒿里歌兮哀以伤,玄室一閟兮夜甚长。魂渺渺兮何方,螺山崔崔兮螺川汤汤。
青原与白鹭兮郁相望,怅思公兮游故乡。
猜你喜欢
玉佩兮琼琚,霓衣兮霞裾。秉元化兮握灵枢,列缺从兮丰隆趋。
倏阴而阳兮忽卷而舒,睨视浊世兮如污渠。飘然乘风兮凌太虚,参王乔与韩终兮列仙为徒。
游紫微兮帝之都,怅思公兮邈天衢。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清籁与谁喧池水,微风遣我下檐楹。圆缺若为情。终南道,累寄笑歌声。丹阙夜凉通马去,黄河无晓照舟横。联辔去还成。
清晨早起,小阁遥山翠。颒面整冠巾,问寝罢、安排菽水。随家丰俭,不羡五侯鲭,软煮肉,熟炊粳,适意为甘旨。中庭散步,一盏云涛细。迤逦竹洲中,坐息与、行歌随意。逡巡酒熟,呼唤社中人,花下石,水边亭,醉便颓然睡。
赤宝山前一草堂,烟霞如锦石如羊。江流总是英雄恨,化雨犹沾草木香。
贤尹作兴文未丧,儒先题咏笔生光。蛮邦声教今沦浃,佩服诗书重五常。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chǔ),苔色上门关。
饮砚(yàn)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公府之中每日无事可办,我们同僚只是觉得清闲。
野草根根扎到柱下基石,青苔片片已将大门爬满。
砚水之中时而掠过鸟影,卷起帘子面对青天群山。
新的诗作至今尚未吟成,昨天夜间又在梦中东还。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60-61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40-242
公府:即岑参及其同僚的办公处。
柱础:柱子的基石。门关:门闩。
饮砚:鸟影掠过,如饮砚水。
东还:东归。诗人在西北边塞,故云。
诗的首联中“日无事”、“只是闲”从两个方面点出“闲”字。“日”、“只”都对“闲”加以强调。“闲”是此诗所写的主要内容,也是此诗的基本情调,以疏谈的笔调引起全诗。
诗的中间四句用公府所见所闻的景物写闲静生活和闲适情调。“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这两句写公府之内景物。无人频繁往来,以致野草滋生、青苔蔓延,可见“公府日无事”,而诗人得以有足够时间对柱础间的草根、门关上的苔色作细致观察,可见“吾辈只是闲”这两句上句从形着笔,下句从色落墨,一“侵”一“上”,写出草根、青苔潜移默化的发展形态,刻画极细致入微。“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这两句写公府之外景物。前一句写飞鸟并不直接去写,却以鸟影掠过砚水来写,由府内自然转到府外,手法很高明。而用一“饮”字,把鸟影掠过砚水好似啄水的形态写得既十分形象,又很有情趣。这种闲情是只在“无事”时才有的。后—句用“卷帘”把诗人的视线由府内转到府外,与上句是同样巧妙的手法。而晴空之下,满目青山,场面却是松开阔极有边塞特征的。这种逸致也是“无事”时才有的。上下两句,由近及远,一动一静,均突出了闲静情趣。
诗的最后两句承上文写乡思:“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能在边地字斟句酌,从容吟诗,仍流露“闲”字,而新诗未足即被乡梦打断,写“闲”中乡思愈切,十分符合闲居异地的生活情调。
这首诗以“闲”字为贯串全诗的线索,而以乡思作结,中间四句写闲居所见景物,写近景则刻画入微,写远景则场面开阔,笔法轻松疏谈。
七夕长留河汉女,重阳又属骚人。只馀八八号佳辰。中和无与拟,摏作一家春。俗事萦人何日了,随缘女嫁男婚。却将不系自由身。闲中书日月,随处弄儿孙。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老守斋钵自有余,端为吾民忧不足。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