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故人久别李方伯,不尽交情忆洛中。冰檗心坚真比石,松筠节老不随风。
共嗟禄秩縻三纪,渐喜云泉属两翁。已办这头青若笠,鸥江鹭渚往来同。
猜你喜欢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sǒu),沙头坐钓鱼。
甲乙第:指科举考试录取时所评定的等第,第一等为甲第,次等为乙等,应考中式称为“登第”。承明庐:原为汉代承明殿旁屋,侍官值宿所居之屋为庐,后因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临水”之“水”和“江叟”之“江”均指浔阳江,即长江在九江市的一段。
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意即圆满与空虚。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
紧接着便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
诗中江州之贬在诗人心灵所造成的阴影时刻折磨着他,即使临水垂钓时也挥之不去。“忽思”一语正这种心理状态的真切表现。
此诗颔联“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是诗人对前期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情景的追溯,也是对贬谪所受精神创伤的反衬。
那时,他既利用诗歌“补察时政”、“导泄人情”,往往使权贵们闻声变色。这自然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惜好景不长,逝者如流,这种回忆也带有浓浓的苦涩味了。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
可以看出,白居易头脑中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渐让位于释、道出世思想。全诗以“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作结,轻快潇洒中隐含着深沉的苦闷,自我排遣中透露也几分达观。
自知休沐诸幽胜,遂肯高斋枕广衢。旧地已开新玉圃,春山仍展绿云图。心源邀得闲诗证,肺气宜将慢酒扶。此外唯应任真宰,同尘敢是道门枢。
泠泠江水深,水深千万尺。登楼有所思,所思在行客。
期我春风时,春风期已迫。人生几何时,晷运如过隙。
积铁崖根拥,喷琼地脉侵。江山生处僻,车马入来深。
虎落三家店,渔矶万柳阴。小安成旅次,风半复幽寻。
去郭苍茫色,鸦飞欲暮天。
青天一筇外,白发万花前。
春事浑相恼,人情好自怜。
踏歌时遣意,平楚漫风烟。
丹霄碧海眇高鶱,厌直承明却自论。宝马十年听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
芦滩蓼渚弄生涯,吹面金风遍万家。莲怯晓霜深匿藕,菊盈晚节盛开花。
床头有酒添诗柄,梁上无钱剩画叉。霄汉飞鸿应的的,白头坐看白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