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里西湖意,都来在断桥。寒生梅萼小,春入柳丝娇。
乍见应疑梦,重来不待招。故人知我否,吟望正萧条。
猜你喜欢
倦游保似雁随阳,愁绪知添几线长。
归路驿梅多未破,吟边汀芷蔼余香。
寄声鸥路旧同社,可奈鹥凫纷着行。
乞与东风一吹送,偃松犹及共流觞。
轻阴薄薄笼朝曦,小雨斑斑湿燕泥。春草阶前随意绿,晓莺花里尽情啼。
鄂(è)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jì),中原父老望旌(jīng)旗。
英雄已死嗟(jiē)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
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
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
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参考资料:
1、张国动.中国历代讽刺诗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28-329
2、罗荣本.西湖景观诗选: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199-200
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石兽,指墓前的石马之类。危,高耸屹立的样子。
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渡。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望旌旗:意为盼望南宋大军到来。旌旗,代指军队。
嗟何及:后悔叹息已来不及。天下中分遂不支:意为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
这是一支悲愤的悼歌。岳飞的惨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岳飞虽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历代人民的心中。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岳飞为鄂王,旷世冤案得以昭雪,离岳飞被害已62年。岳墓建在风景秀丽的西湖岸边,岳飞虽封王建墓,但由于连年战乱,陵园荒芜,景象凄凉。这首诗以反映这样的现实入笔。
首联以离离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凉,冷硬屹立的石兽,更增添了几分悲思。接下来用南北君民作对比,谴责南宋当局苟安享乐、不思北进,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遥望南师。颈联哀叹有望承担中兴重任的英雄岳飞悲惨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终被蒙古人灭亡。作者在尾联悲痛地吟道:“”满含湖光依旧,河山易主的深沉的感慨。
作者以赵宋后裔的身份为冤死于赵宋王朝的岳飞,由衷地唱出这支哀痛伤惋的悼歌,分外感人。
瑞钟光岳应时需,日上天衢手自扶。八表同风开寿域,五云异彩映台符。
经纶至治归贤相,陶冶斯文属大儒。为国白头身未老,掌中行见有明珠。
凤凰所宿处,月映孤桐寒。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会稽文献邦,人杰乃地灵。土俗无浇漓,山水有馀清。
先民乐遁藏,于焉解其缨。栖迟族寓间,百世流芳馨。
名郎迈时流,髫龀若老成。卜邻西庄上,迹晦心则宁。
黍稷被东阡,桑麻蔼前荣。诗酒足自娱,势利鸿毛轻。
弱冠嗜经术,诗礼闻过庭。词华发天藻,俊造蜚英声。
荐鹗万里秋,曝鳃千丈泠。漆雕不我欺,闾丘徒自盈。
虞庠重琢磨,益友欢送迎。翻思凊温日,不觉喜惧并。
明发乞归省,愧我非阳城。翩翩孤征鸿,摇摇双旆旌。
路若过山阴,为我观兰亭。剡溪虽怀贤,兴尽宜宵征。
升堂问起居,拜舞还自惊。去时尚朱颜,今朝鬓星星。
咄唶山泽癯,亦能奋翘英。况尔瑚琏器,岂不图骞腾。
鼎茵有其期,菽水何足矜。男儿志四方,莫作儿女情。
大块钟名区,端为旷士宅。所以千古人,往往在草泽。
世苦滞尘网,百年如有迫。试问终何成,相顾唯太息。
始知巢许辈,渊衷不可测。涧水流空山,孤云出虚壁。
于以陶性天,兼之识化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