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眉山有二苏,芳名辉今古。平生兄弟情,一夜彭城雨。
薄俗谁可敦,对面秦越分。同心复同气,三槐美云孙。
伯也秋台英,仲氏东山卧。千里弟思兄,灯火清宵坐。
坐卧情不堪,买棹来江南。小窗欢会处,风雨夜深谈。
相亲情独好,欲别怀偏恶。抗疏入君门,共假还乡乐。
新凉及春秋,同上潞河舟。纵合风雨夕,何曾远道愁。
初听淮水东,点点在孤篷。揽衣不成寐,樽酒沽来同。
再听吴江上,淅沥枕边响。姜被夜正温,谢池草初长。
涓涓江上起,何处无寒声。微因手足爱,胡能激深情。
鸿雁多分张,此会安可常。而况暂归省,不日鹓鹭行。
我家有难弟,别来几经岁。天涯梦寝多,长忆连枝会。
烦君相勉旃,霄汉同飞骞。预扫两家榻,客窗期对眠。
北阙(què)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shuò)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yuè)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我向朝廷上书没有得到答复,躬耕退隐却天时不顺没得到好收成。
朝廷的盛会自己不能参加,我也不愿到权贵的家门阿谀奉承。
我到河朔寄居在朋友家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人的平安。
春天已经来了,姑且一同寄情山水,不必管它春风吹动杨柳。
如今世人只为自己着想,我对这种现象很不高兴,内心十分鄙视。
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自己想要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就这样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0-92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献书: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这里用来表示向皇帝上书。不报:不批复;不答复。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不登:歉收。登:丰收,收成好。
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预:“遇”也。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诗中实指唐代京都长安。
春风动杨柳:指引起家中妻子的思念。语出《子夜春歌》。
说:同“悦”。
济人:救助别人。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徒尔:仅能如此。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
诗共十二句。开头四句,紧扣“不遇”题旨,连用四个“不”字,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的情形。北阙,指朝廷。首句是说自己,向朝廷上书,陈述自己的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次句化用汉代杨恽《拊缶歌》:“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的句子,意思是说自己退隐躬耕,因为天时不顺,没有获得好收成,衣食无着。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世说新语·宠礼》),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五侯,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汉书·元后传》),此处泛指权贵。第四句意思是:阿谀奉承权贵,可以获得利禄,但自己的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这样做,只能沉沦困顿。
接着的四句,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河朔,。茂陵,。主人公落魄以后,远游河朔,投靠一位朋友为生。但滞留他乡,依附他人的生活,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他们都平安无事吧?还是暂且留在北地,登山临水,流连赏玩吧。即使春天已经来到人间,和风吹拂,杨柳依依,最能惹起人的旅思,也全然不管。既思乡怀人,却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主人公这一矛盾的心理,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哀伤悲愤的心情。
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说: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主人公在失意潦倒、栖迟零落的境遇下,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要求。
这首诗每四句一转韵,诗意亦随之而转换,是七古体裁中典型的“初唐体”,说明了王维的诗歌创作受初唐的影响很深。但诗中所表现的虽失意不遇,仍然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则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客行何仓皇,挽衣问消息。答云避寇初,元戎先我出。
峨峨宜春台,烈火半天赤。双龙蓄云雨,不救烟焰赫。
城中千万家,大半歼锋镝。前者见令弟,少髭而白皙。
语语达人情,谋身岂云失。间道苟无虞,生死候明日。
仓卒弃吾儿,君弟我何及。挥手谢客行,奋飞恨无翼。
复恐老亲闻,黄昏掩残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