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笑倚长松咏晚台,三三两两共无怀。人间紫府千回梦,我共黄云一路来。
鹿洞当年寻李勃,鹅湖今日想东莱。将军夜半还能饮,欲引东溟入酒杯。
猜你喜欢
万马不嘶(sī),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zhuàng),戎韬(tāo)总制,羽扇从容裘(qiú)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yán)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qiè)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随着一声号角声响,全军立即开始行动。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队队铁骑奔驰,速度快如流星;队形纵横,变化莫测。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诸君可否知道,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还颇富文才诗情。
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印金如斗,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傍晚归来,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参考资料:1、(唐)温庭筠著.婉约词豪放词,:万卷出版公司,2010.09:第284页。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油幢:油布制的帐幕。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羽扇从容: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执羽扇,从容指挥战事。裘带轻:即轻裘缓带,用羊祜故事。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的地方。
龙蛇:喻书法。惬:满足,畅快。吹毛剑:指锋利的剑。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刘过虽终身未仕,但对北伐甚为关心,一直期盼全国统一。该词即是作者这种心境的最好体现。词的开篇从听觉角度对“秋阅”开始前和刚开始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万马不嘶”,足以让人联想到当时整肃的军容以及严明的军纪。随即,“一声寒角”陡然响起,嘹亮之极。“寒”字用得妙,既与词题中的“秋”字呼应,又烘托出战场上的肃杀气氛。“枪刀突出”三句,又从视觉的角度,在不同侧面描绘了演兵场上的盛况;“人在油幢”三句,从士兵写到将领,描绘了张路分指挥千军万马的仪态:只见他“羽扇从容裘带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君知否”三句,点出张路分“曾系诗盟”,即参加过诗人集会,展现出这位善于用兵治兵的统帅的另一面,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完整。
下片“龙蛇纸上飞腾”三句承接上片,写张路分文采飞扬、才思敏捷的一面,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能文能武。“便尘”以下几句写张路分的内心世界。通过描写拂拭佩剑的动作,表现了其不甘于平凡的志向。末三句写秋阅结束时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感慨。“归来晚”一句,表明演习时间之长。“随军鼓吹”,听起来也好似“边声”,足见作者北伐抗金的迫切心情以及期望朝廷尽早出兵的急切心情。
全词风格豪放,极具画面感,是宋词中描写军事场面的优秀词作。
至日阳初复,丰年瑞遽臻。
飘颻初未积,散漫忽无垠。
万木青烟灭,千门白昼新。
往来冲更合,高下著何匀。
望好登长榭,平堪走画轮。
马寒毛缩蝟,弓劲力添钧。
客醉看成眩,儿娇咀且颦。
虚堂明永夜,高阁照清晨。
树石诗翁对,川原猎骑陈。
冻狐乎迷旧穴,饥雀噪空囷。
此土偏宜稼,而予滥长人。
应须待和暖,载酒共行春。
度腊殊多雨,开年亦未晴。
地卑常础润,月堕忽霜明。
茅舍烟犹湿,秧畴水可耕。
幽花并细草,随意也欣荣。
牵牛西转雉楼高,残月亭亭午夜潮。
客久不知颜鬓改,一声城角起岧峣。
天子不尝阳羡茶,二百年余吾侬咨嗟。
可是吾侬咨嗟休,涛江春色远含羞。
赵卿老矣刺史半,缄题寄我甬水头。
故知不敢西争去贵嗜,最宜东来同羇愁。
人生趣尚有穷达,草木还亦如人不。
谁家弃妇泪未乾,忍对孤鸿暮影寒。
赵卿虾菜且良食,莫教归梦到长安。
羁人随处念家山,月冷荒原梦度关。野草远连新水绿,夕阳斜照乱峰殷。
莺啼故国春无主,客到新亭泪自潸。风景不堪回首望,只凭杯酒洗愁颜。
诸天行乐正峥嵘,八臂修罗苦战争。谁似万桐山下老,提撕磨衲示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