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落花遥对石城春,半箧残书一病身。茶筅粟瓶供客尽,不妨人笑长官贫。
猜你喜欢
天涯仙客病浑家,开过东风几样花。容易江山得重九,问君何地落乌纱。
倾盖投缄不自轻,人间造次几晨星。天涯放逐浑閒事,消得金刚一部经。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zhēng)嵘(róng)。
酒为旗鼓笔刀槊(shuò),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xū)臾(yú)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sài),不闻人语闻鞭声。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应当去平定他们。
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而没有人语声。
参考资料:
1、王新龙.《陆游文集3》: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08:第92页—第93页
2、王新霞,胡永杰.《壮心未与年俱老陆游诗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06:第64页—第65页
磊落:众多错杂的样子。五兵:即古代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种兵器,此处借指用兵韬略。峥嵘:山势高峻的样子,此处喻满怀豪情。
槊:长矛,古代兵器之一。银河:天河,晴朗夜空中云状光带,望去像河。
端溪石池:指端砚,为名砚。端溪在今广东高要县,古属端州。
须臾:片刻,一会儿。烟尘清:比喻战斗结束。
丈夫:大丈夫,陆游自指。在:存。立:指立身处世,即立德、立言、立功。逆虏:指金侵略者。运:国运,气数。
行:将。五原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汉时曾从此处出兵,北伐匈奴。
陆游是南宋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因此引起下面借酒浇愁、作书泄愤的生动描绘。三至六句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笔力千钧,如银河从天倾泻;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诗人走笔纵横,真是“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草书歌行》)诗人把为国平胡尘的战斗场面和整个草书的过程(蓄势、疾书、书成)以及高度的草书技巧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比喻的运用也十分成功。“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写出扫敌人,平逆虏后的清平景象和诗人的得意神情。“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最后两句呼应开头,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参加收复国土战斗的迫切心情。给人展示了一幅夜袭敌营的生动画面,而诗人纵马疾驰、英勇矫健的身影也跃然在目。
诗中借醉中作草书的情况,表达了诗人为国立功的思想感情。诗中表明作者为国征战的愿望无法实现,便把豪情寄托于饮酒和写字当中。诗人从作草书联想到用兵,表现他时时处处不能忘情于收复国土。最后,诗人又从书、酒之中返回到现实,盼望着早日出关塞、平逆虏、立军功。
车后鹓鸾随剑履,帐前貔虎拥旌旄。星环紫极三阶正,鳌立青天一柱高。
上苑金杯新锡饯,下都银钥旧均劳。重来更捧宸章烂,华衮何如玉字褒。
银河迢迢露华冷,残缸焰短漏声永。单衾瑟缩枕红蕤,月白珧窗澹无影。
绿天未晓宵沈沈,井梧叶落秋风深。疏砧万户动遥响,梦魂遍绕蕉花阴。
星稀雾暗悄难待,美人何处泪痕在。鸳鸯卅六隔圆波,环佩惺忪鬓丝改。
何如选帐梅花根,云鬟泥笑倾瑶樽。双栖翠羽咽春韵,肠断罗浮挂月村。
官儿尽大有何荣?字数太多看不清。
减去数行重刻过,留教他日作铭旌。
金乌飞入重泉底,烈炬烧山漱山髓。阴阳失位水火争,一泓鼎沸神蛟死。
本是玄黄血所变,劫灰烬热煽幽焰。文瑶密石漾中流,溶溶春暖回深殿。
华清赐浴承恩始,遗恨千年成祸水。望春新赐洗儿钱,翻涡十丈黄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