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人初作相,风度亦高人。直道终难舍,文章自致身。
倾心金鉴录,流涕剑门尘。祠前飞海燕,犹怯玉堂春。
猜你喜欢
卢武芙蓉映日温,千秋万古伴贞魂。晓云旋扈巴江锦,暮雨清摇中使幡。
故国忍看沉战迹,远孙无路荐蒲尊。当年金鉴如承露,讵有鸾舆幸剑门。
玄穹覆仙李,奕奕耀灵葩。鹦鹉啄其根,琼芬犹载嘉。
潞车潜死士,太清陨妖蟆。炎精散旸谷,九有熙春霞。
悬揣浴日功,如公能几家。宠光愧深墨,直辞终国华。
薄暮移众阴,江湖空叹嗟。枯稊逐恶湍,飘泊天之涯。
泉原一瞠目,万国风中花。挺挺谏诤姿,辛劳罕悠遐。
邹人述孔业,家法允无差。三觌邦君既,一言终莫加。
此意固渊永,沉思盱远沙。
重冈(gāng)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xiù),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参考资料:
1、管晓莉,王艳梅.《元曲三百首(上)》.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未知:2-3.
重冈:重重叠叠的山冈。红尘:这里指繁华的社会。要就:要去的地方。远岫:远山。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人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的体力劳动,全都交付给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
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豹尾森森拂画簷,久留雕辇阅牙签。
字分三豕惭该博,馔费双鸡愧属厌。
滥迹缙绅同北枳,草仪对禅待南鹣。
相门兰玉裁新句,祇恐京城纸價添。
雨过中秋明月时,病孤九日菊花期。
绝怜佳处有如此,亦劝斯人共和之。
祖席陈瓜果,征衣理薜萝。云边看露掌,花里出星河。
仙吏挥金椀,佳人罢锦梭。新知天上少,秀句邺中多。
疏拙时名弃,欢娱铁骑过。秋风吹鬓发,落日渡滹沱。
匕首荆卿赠,刀头桂客歌。明年见牛女,能不忆羊何。
几遇终南客,期餐地胏云。薜萝心自苦,湖海恨难云。
枯冢别已久,维桑信不闻。一归乾泪血,即与世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