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故人清夜月,此意重兼金。坐惜青春暮,言寻芳草阴。
江潭对憔悴,云路几升沉。高唱谁能和,期君入紫岑。
猜你喜欢
春到科馀去住间,玉楼无处不轻寒。
鲜鲜魏女履下履,粲粲真妃冠上冠。
眼乱互摇歌扇羽,心惊添堵粉闱襕。
东君厚薄非无意,一种馨香两眼看。
山蹊黄叶从过满,石案苍苔不用除。
坛上古松岩畔竹,切须留伴老僧居。
停棹依寒岛,听潮夜不眠。中天双塔出,绝岸一灯悬。
江树遥连峡,溪云半上船。梵钟惊旅梦,聊赋远游篇。
闷倚龙须八尺床。隔帘微雨送凄凉。银釭剔了又昏黄。
梦欲寻时偏寐少,事难言处最情长。不堪回首耐思量。
买山不必待白发,兹事古贤时蹉跎。微闻陆沈在金马,持较三径谁与多。
刘侯作宦有苦意,二亲鬓霜儿齿稚。不然散发江湖间,佯狂放歌亦能事。
十年缟纻自人海,我视刘侯气无改。嗤颠斥俗两无凭,酸咸自知难索解。
春昼书堂秋夜琴,每忘世事恣啸吟。侯如流俗宜远引,我无结客千黄金。
朅来一官奉鹾策,归家上堂有喜色。明知货殖君子讥,惟人所讳君独直。
围腰万钉何足云,眼前此屋心所殷。君能办此富何病,终胜阿堵烦其文。
江城一夜风催雪,岁朝拥衾梦清澈。打门不惜惊周公,挥手相从谢岩说。
江上水寒犹未春,布帆无奈向江濆。高歌青眼匪易适,嗟此南北东西人。
曾趋建礼共鸣珂,一落丹霞发已皤。月满千山惟独寤,花藏三径忽相过。
池边命酒观王鲔,石上题诗拂女萝。归去登临空海峤,君家还有几羊何。
头上红冠不用裁(cái),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参考资料:
1、朱丽云.中国古诗一百首(汉英对照插图本):大象出版社,2000.02:255页
2、孙红松.国学经典诗文拔萃1:青岛出版社,2006.04:33页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轻:随便,轻易。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一:一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