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间关百战后,绝域独归时。出塞今如此,逃虚意可知。
垂帘谈老易,舍筏證禅支。留取门旂姓,长惊海外夷。
猜你喜欢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pǔ)口云随棹(zhào),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湖塘中长满了浮萍,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采莲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满了高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得为花愁。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年年都为花落春去而伤愁。明天万一西风骤然强劲,无奈莲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会凋落。
本站。
结伴:这里指相约、邀约。约:拦阻。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花不语,水空流,年年(pàn)得为花愁。
花愁:花落春去而伤愁朱颜:红颜,明指莲花,暗指采莲女自己。
此为采莲词。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长时期地等候莲花盛开,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湖塘里长满浮萍,她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这两句写出了姑娘们莲开前的耐心等待、采莲前的细致动作。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河楼”,则写她们的采莲过程、采莲环境。夏天白昼云雾少,句中的“云”,当指晓云。这两句写的是采莲人到了浦口,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她们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夜月已上,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光。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过片以后展示采莲女子心灵的美好。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或许她们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花不语,水空流”,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也无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艳丽的莲花抵挡不住,马上就陷于飘零、憔悴。“朱颜”指花,用比拟写法进一步人花合一了。此片细腻地写出采莲人多情易感的内心世界。
燕赵多佳丽,白日照红妆。荡子十年别,罗衣双带长。
春楼怨难守,玉阶空自伤。复此归飞燕,衔泥绕曲房。
差池入绮幕,上下傍雕梁。故居犹可念,故人安可忘。
相思昏望绝,宿昔梦容光。魂交忽在御,转侧定他乡。
徒然顾枕席,谁与同衣裳。空使兰膏夜,炯炯对繁霜。
送客来山寺,客去独凭栏。新篁已解箨,莹眼青琅玕。
玉台居上头,连峰郁巑岏。清泉动古甃,凉飔发轻纨。
黄云刮欲空,子规鸣声酸。秋种亦已布,豆菽行漫漫。
诚知藩寄忝,但愿农亩安。归路转沙碛,广川浩澄澜。
物色固自好,我忧何当宽。
帘户殢余寒。随水年芳到社前。早信东风如过客,年年。
不待啼鹃已惘然。
梨雪柳笼烟。倦倚朱阑独自看。一种闲愁无住著,微关。
明日阴晴事万端。
昔日燕台侧,相为踏雪歌。君恩移白日,乡信断黄河。
兰惠秋偏歇,风霜晚较多。短衣吹觱篥,独奈岁寒何?
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乍惊物色从诗出,
更想工人下手难。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
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
奚囊恰可诗千首,拄杖时须酒一壶。醉后能轻田太尉,归时那怕李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