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结发曾登翰墨场,独怜留滞卧江乡。家传美锦人争羡,手握灵珠夜有光。
燕市久悬收骏价,关门谁识弃繻郎。秋空举目长安迥,万仞遥瞻彩凤翔。
猜你喜欢
高帝龙飞进士家,参天乔木不闻鸦。恩荣有字镵苍石,孙子登科侍翠华。
不用黄金常满橐,要须白璧净无瑕。曲江骑马东风里,还问旧时红杏花。
初月多情出,西山故意遮。
更遭风激水,而乱客吹笳。
梦入翩翩蝶,惊闻阁阁蛙。
违多谐偶少,物理固然邪。
驱马款禅扉,松风冷拂衣。
红尘不到处,青嶂此忘归。
鸟望生台下,云侵讲座飞,
楞伽味真趣,转觉俗缘稀。
蟫(yín)叶黏霜,蝇苞缀(zhuì)冻,生香远带风峭。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zǐ),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银烛泪深未晓。酒钟悭(qiān)、贮愁多少。记得短亭归马,暮衙(yá)蜂闹。豆蔻钗梁恨袅(iǎo)。但怅望、天涯岁华老。远信难封,吴云雁杳。
蟫:一本作“蝉”。北枝瘦南枝小:一本作“枝北枝南开小”。澹:同“淡”。薄:一本作“泊”。
深:一本作“珠”。梁:一本作“头”。
“蟫叶”三句,状蜡梅花的特征。“蟫”,音淫,衣书中的蠹虫也。这里“蟫叶”,应改作蝉翼,方与词意吻合也。“蝉翼”状花瓣之薄轻;“粘霜”,形花色如涂蜡;“蝇苞”,喻花蕾之小;“缀冻”,绘花蕾的坚实也。此言蜡梅花瓣薄如蝉翼而色如涂蜡,花蕾小巧而坚挺,花香从远处随风飘来,令人陶醉。三句分别叙述了蜡梅花瓣薄、苞小巧而坚挺、花香远送的特征,描写细腻。“岭上”三句。“岭”,原指五岭,中有大庾岭,又叫梅岭,其中盛产梅树。这里泛指山岭。此言不论是在山岭间还是峭溪边,蜡梅花都是盛开在严冬蜡月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蜡梅都是无叶有花,形体都显得瘦削而纤小。“玉奴”两句。“玉奴”,指白梅,因蜡梅花先开,故称为姊。此言蜡梅虽挤在墙角边生活,但它却是白梅花的姊姊,最早传递出春天降临的讯息,抢先怒放花香。“初试”两句。“宫黄”、“寿阳”均指宫妆。杨铁夫笺释梦窗《风入松·桂》词时说:“仪部郎尤良纵侍儿悉效宫妆,有蝶蜂黄、花羞、玉让之号。”又据《宋史》说: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间,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自后宫内群效之,称梅花妆。两句用“宫黄”、“寿阳”两种宫妆形容蜡梅花的淡薄、纤小之美。
“银烛”两句,从花之名与形生出联想。词人由“蜡梅”的“蜡”字联想到蜡烛,再进而联想到蜡烛之泪极似惜别人之泪。故杜牧的《赠别》诗说:“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他又从蜡梅花形如酒盅,想起这“酒盅”实在得显得太小了,它似乎盛不下多少愁恨。两句以拟人拟物手法写烛泪惜别,酒盅贮愁,既描述蜡梅,又抒发了词人心中的离愁别恨。“记得”两句,回忆旧事。杨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说:“短亭离别之地,暮衙离别之时。上映梅,下切蜡。”两句追叙了昔年的一段离别情。词人将离别的时间、地点、略作点染,引人无限联想。词人这里是说:我记得有一次在城郊的一个短亭边,乘马离别,当时见到有一群黄蜂临晚纷纷飞回巢中。“豆蔻”两句,承上点出了离别的对象。“豆蔻”,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典故。可见词人怀念的是一位年轻女子。词人对她的怀恋如烟雾般时时萦绕心头。再见到蜡梅冬月开花,岁华已老,陡生两人离别已久,年华徒增的哀伤感。“远信”两句,又以“蜡”字联想到蜡丸封信的典故。言词人远离姬人已久,却音讯渺茫,所写的书信虽然慎重地用蜡丸封缄好,但仍旧很难送到伊人的手中。从此两人天各一方,云山远隔,再难相见矣。
开元冠盖里,无若贺知章。
乞得镜湖水,洗出明月光。
行坐镜与月,身衣羽人裳。
心存黄庭经,目视白鸟行。
岁时忽已古,高韵抗彭庄。
今闻许子春,来守稽山傍。
稽山风月在,镜水菰蒲长。
腊市开梅萼,霰雪凌早芳,
卧龙生茗舌,鼓角催新阳。
焙边可以啜,树间可以觞。
贺老於当日,必定无此尝。
唯有李白诗,酒船芙蓉香。
安得效白也,剩载借艅艎。
与君同醉翁,智虑收肝肠。
故交怜抱病,意厚数相过。忧患人难免,方书俗易讹。
卫生功莫就,医国理如何。但喜心无恙,斯民疾更多。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平分春日少,
百年通计老时多。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
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