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

女主武王兆既成,淳风秘记果非假。制骢才人少有名,扬蛾出寺归黄瓦。
收斛初闻易妇言,投瓮翻因心院惹。君之麀聚本妖迷,宫不畜猫为枭也。
垂帘以后二圣成,光宅从兹代天下。伤心一蔓尽黄台,无赖千僧居白马。
铜匦朝悬告密开,罗经夕就全人寡。衮冕初瞻万像神,羽衣还为六郎写。
杀牛人画已俱焚,控鹤莲花方并冶。青朱仕宦漫登台,赤族周来终接踝。
漏尽钟鸣天意回,桃红李白公门閜。五王谋就二凶除,八字眉衰上阳哑。
谁留产禄更燃灰,点筹和事何潇洒。天星散落桑条折,妩媚前袪难再扯。
猜你喜欢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xiāng)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qiú)烟,罗帏(wéi)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楼阴缺处,栏杆的影子静静地躺在东厢房前,空中皓月一轮。月儿照东厢,满天露冷风清,杏花洁白如雪。
隔着烟雾,听催促时光的漏壶下,铜龙滴水,声如哽咽。厢房里帷幕昏暗,灯儿结了花。灯儿结了花,我只做了一会儿春梦,便游遍了辽阔的江南。
本站。
楼阴缺:高楼被树荫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指树阴未遮住的楼阁一角。栏干影卧:由于高楼东厢未被树荫所蔽,因此当月照东厢时,栏干的影子就卧倒地上。厢:厢房。一天:满天。
烟:夜雾。金虬: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罗帏:罗帐。指闺房。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全词描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也亦写寄托之情也就是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爱君之意。词分为上下两阙描写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组词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词的上阙写楼外月色夜景。楼阴缺处,月光向东厢投下了栏杆的影子。影向东,则月偏西;月偏西,则夜已深。“东厢月”三字,按词牌格式规定,须重出。后出三字属下句,则浩然风露,似雪杏花,尽被包容在这月光下的银色世界里。“杏花”,为点季节,也是春夜外景迷人画面的主体,青春寂寞之怜惜情绪,已暗暗蕴含其中。李白以“床前明月光”引发故乡之思,这里写深夜月色,也为后半首写闺阁愁思不眠,先作环境和心情的烘染。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词的下阕写到的那位怀人念远的闺中少妇,深藏在这座幽雅的园林之中,其风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静和心情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给人一种见其景感其人的感觉。所以,上下阕之间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还是非常一致的。然后转写少妇的愁思。她独卧罗帏之中,心怀远人,久不能寐。此时燃膏将尽,灯芯结花,室内光线越来越暗淡,室外则夜露已落,一切都这么沉寂,只有漏壶上的铜龙透过烟雾送来点点滴滴的漏声。在愁人听来,竟似声声哽咽。作者这里并不直接写人的神态,而是更深一层,借暗淡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造成一种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特别是“隔烟催漏金虬咽”找人一句,尤见移情想象的奇思。又写少妇的幽梦,又重叠前句末三字,突出灯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表现少妇的迷离惝恍之情。
人倦灯昏,始得暂眠片刻,梦魂忽到江南,境界顿觉开阔。然而所怀念的人又在哪?梦中是否能见到?作者却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去想象。这样写,比韦庄《木兰花》中的这句“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长。
有人颇似长沙傅,得官亦望长沙去。去时好赋楚江谣,还使风骚满江路。
便须酌酒吊三闾,正是忠魂冤愤处。县令如今未去时,兰亭故事犹可为。
莫惜千筒万筒往,诸君方壮我已疲。登科学究文章豪,数奇老将诗能高。
长沙县令号才吏,方将睥睨谢与曹。凉风即是八九月,红萸黄菊花将发。
正是诗家得意时,莫学古人悲莫节。东南美者有吴姬,红襦绣袂无所施。
把酒一卮轻皓腕,得诗一句胜蛾眉。山夫野叟只如此,诸君达者应相嗤。
有酒且慢饮,有歌且慢讴。共君说怀抱,未语先搔头。
良久欲说说不得,胸中有物如山丘。君不闻东家女子花见羞,十六未嫁便悲忧。
墙头楼上到日晚,马骤车奔如水流。西家亦有闺中女,月璧龙珠求未许。
有心自比蟠桃花,无言窃笑阳台雨。谢鲲便是妾家邻,败唇折齿犹相语。
何况五陵轻侠儿,抛金掷玉教人非。一夫奔处千夫驰,不论荣辱与刺讥。
膻中之蚁醯中鸡,攫金逐兽两眼迷。主人下马客已齐,拜起俯仰容正卑。
有如六月卖蒲葵,唯恐不售霜风凄。言至于此良可悲,所以慷慨见于诗。
谁能起舞谁能歌,瓮中有物如秋波。古来多少无奈何,要须一醉都销磨。
茫茫人间歧路多,不如海水通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