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爱松风清,梦入松风好。流烟卷雾出重霄,满天空翠如堪扫。
海色群飞似碧纹,峰云片落如纤缟。吾将攀百尺之长条,蹑苍茫之远昊。
中逢羽客话蓬壶,偶值青童依渌岛。仙乐聚鸣,绮琴独抱。
高山峨峨,流水浩浩。上有花开花落之窈岑,下有春去春留之瑶草。
鸾歌凤舞共参差,岩呼谷应互倾倒。俄魂动而神摇,漫幽寻而嘿讨。
但闻馀音绕梁,起视窗日犹早。吾将今王子之缑笙罢吹,皇娥之梓瑟休考。
吟飘和兮自调刁,南方来兮却愠恼。君不见黄石已去赤松游,商山飒飒馀诸皓。
冬亦不能为之凋,春亦不能为之老。安能从风从雨泰山道,使我侧听心如捣。
猜你喜欢
于阗(tián)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xiū)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shū),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yán),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hào)齿。
于阗的采花人,大言不惭说:花儿都相似。
等到明妃王昭君一旦西入胡地,胡中的美女都要羞死,大愧不如。
才知道汉族美女多多,胡中无花可与比拟。
丹青画画,能令丑者美丽,像那个无盐丑女反而选入宫里。
自古红颜妒蛾眉,皓齿美人白白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参考资料:
1、刘开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第52页-第53页
于阗:汉代西域城国。故址在今新疆和田一带。这里泛指塞外胡地。
明妃:即王昭君。汉代南郡秭归人,名嫱,字昭君。晋朝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名姝:即美女。
丹青:谓颜料可以把丑女画成美人。丹青,绘画用的矿物颜料。无盐:谓丑女反而能在王宫里作王后。无盐,古代著名丑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因是无盐人,故名。翻:反而。
自古:谓自古以来,美人皆遭嫉妒。娥眉、皓齿,借代美人。娥眉,蚕蛾的触须细而弯,故用以喻女子之眉。胡沙埋皓齿:指昭君出塞和亲事。
此诗借美人遭嫉,埋没胡沙,丑女受宠,立为后妃媸妍颠倒的现象,喻有才之士遭嫉贬斥,无能之辈反被重用。
全诗可分两段。前六句叙事,用铺垫的手法写明妃的美貌。后四句议论,指出媸妍颠倒的不合理现象,为太白自叹遭谗被斥。
诗人以极深的爱慕之情赞扬了王昭君之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汉地、胡地对比,则“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无花可方比”两句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偏见,但这里为的是强调昭君之美,且诗的落脚点不在这里,而是在下文:即象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像战国时齐国无盐地方的丑女(名钟离春)那样丑陋,竟至“翻在深宫”。所以诗人又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倒置那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黑白倒置、有才华的人受气,诗人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因此,诗中所鸣的不平,在极大程度上也是诗人个人怀抱的抒发。
当时宦官、军阀以及朋党,无不是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他们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有才能的人。诗人李白就是被排挤、被压制的一个。诗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
和璧荆山下,隋珠汉水滨。无双自昔代,有美今为邻。
三楚多秀士,江上复才人。纬绡非善贾,圣德可名臣。
追飞且学步,共子奉清尘。紫庭风日好,青槐枝叶新。
徘徊吹楼侧,欲见心所亲。峛君兰蕙草,何用以书绅。
结屋近荆溪,茅檐绿树齐。
竹阴门内外,草色路东西。
山翠钩帘入,岚浓扫榻迷。
雨侵琴荐湿,花覆笔床低。
引涧滋瓜圃,开渠灌药畦。
萝穿牵石树,鹤步落花泥。
听鸟停杯酌,看云倚杖藜。
柳深频见燕,村迥不闻鸡。
妇足蚕千箔,儿勤雨一犁。
著书藏箧笥,写偈寄招提。
日落兵尘起,烟横战马嘶。
移家同雁逐,择木羡禽栖。
绘景娱亲忆,装潢命客题。
邸窗时展玩,归思倍凄凄。
客路愁闻节序来,老怀还向故人开。到门雨气如相候,入座春盘不待催。
顿觉雄心随说剑,且拚长日送深杯。爱君匣里端溪色,更遣烧灯试墨回。
万山谁划断,一水界东西。地旷风逾急,天低云易迷。
半空横铁索,千尺跨虹霓。我欲桥边宿,江猿休夜啼。
莫漫愁肠借酒浇,平生意气未全消。官如赵壹惟长揖,人是陶潜肯折腰。
身世已轻蝉抱叶,名心早息鹿藏蕉。何当催起羲和辔,十丈朝暾望眼遥。
微官终日守糟缸,风雨凄凉夜渡江。
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
夜深唧唧醅鸣瓮,睡起萧萧叶打窗。
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