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道还应格七旬,徒从事后感时新。我无竹马酬儿辈,君有梅花付邑人。
长铗歌鱼空太息,角巾折雨倍逡巡。谁能郁郁终居此,此意惟堪向尔申。
猜你喜欢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yīn)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ní)喃(nán)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chǔ)。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白云:元朝人以白云喻亲友。
江口:蕲水在蕲州城流入长江的地方。金沙:即金沙湖,在州东十里,又名东湖。此代指蕲州。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杜鹃。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称杜鹃为“杜宇”。
这是一篇怀乡之作。
上片直抒乡愁。作者家乡被金兵大肆屠杀,掠夺一空,自己逃难在外,想起家乡便痛心疾首,黯然神伤。起首以“凭高远望”发端,看到的只是白云茫茫,一片缥缈,对家乡刻苦的思念使他日夜思归,但家乡已为敌人所占,有家难回,白白辜负了子规殷勤地劝告“不如归去”。当他正在新亭为思乡而凄然流泪时,亭外雨声潇潇,更添悲凉。他把目光转向眼前之景:国破家亡,其恨无穷。这滚滚东流的江水,也难流尽家国之恨,语极沉重,情极悲痛,活绘出一个失去家国的流亡者悲怆的形象。
下片以“遥想”二字发端,写自己的思绪又回到了家乡。那里江口依旧,该是到了鸟啼花谢的时候吧?可现在却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怎不令人伤感!“燕子”三句,他想象不懂人间之事而照常回家的燕子,找不到旧巢后,十分疑惑呢喃而语。作者选取典型事物,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蕲州被敌人破坏的情景。语虽平淡却感人至深。“最苦”三句,作者压抑不住痛失家国的愤怒,直接写出蕲州城破的惨状。富庶的蕲州,十万户之多的人口都被杀尽,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里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也是写实,揭露和控诉了金兵惨无人道的罪行。正因为如此,作者由对家乡刻骨的思念,再到对敌的愤怒,最后上升为报仇雪恨的决心和壮志。结尾二句“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是力量、是誓言,也是必胜的信念,二句振起全词,壮志凌云,铿锵有力,是被践踏被蹂者奋起反抗而发出的最强音和最高音。
行游到日南。
经历交址乡。
苦热但曝露。
越夷水中藏。
铃阁侍卫稀,幕府文书省。石上试真茶,松间移小鼎。
吏师所至清,仁者本便静。
意气争官河,赳赳轻乃公。恒有脱死士,藏活为船佣。
返照到兰舲,龙宫喜暂停。竹边山气紫,蘋外水烟青。
乍逆喧林鸟,低飞出草萤。高斋夜无寐,听诵法华经。
坚净不苦窳,陶于醉封疆。临溪刷旧痕,隔屋闻新香。
移来近麹室,倒处临糟床。所嗟无比邻,余亦能偷尝。
抚琴白云端,声透岩谷里。山空夜未央,长天色如洗。
喧啾百鸟吟,萧瑟孤舟雨。万壑鸣松风,千江泻流水。
森严肃鬼神,恩怨诉儿女。人世不尔闻,唯入巢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