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雕虫小技尔犹烦,宝剑雄篇我自存。白酒床头初发瓮,苍苔屐齿速临门。
猜你喜欢
红芳欲尽绿空肥,几度风前护落菲。明月为人犹夜满,青春谁伴此时归。
白眼看人休太憨,青春去我未全甘。只宜花下吟诗醉,时向樽前纵酒谈。
鸣鸠乳燕报新晴,更被提壶苦劝人。
万点桃花落红雨,十分蕉叶负青春。
醉乡归去疑无路,诗笔拈来似有神。
莫惜千金买一笑,馀年乐事更关身。
北阙(què)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xiá)荒。
汉酺(p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朝廷的大人们在教颂盛世的太平安康,我一个罪囚却被放逐到遥远荒僻的地方。
闻道朝廷大赦赐酺,奏钧天乐章,多想得到那东风,把这消息吹到夜郎。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3-954
2、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54-256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为大臣等候朝见的地方。此代指朝廷。圣人:指皇帝。太康:太平安康。南冠君子:此指被郑人俘虏并献到晋国的楚国伶人钟仪。遐荒:远方荒僻之地。
汉酺:汉时之酺,此以汉代唐。钧天乐:天庭仙乐。这里用以指朝廷赐酺时所奏的乐曲。
这首诗开头以钟仪自况。钟仪被俘为囚,仍然戴南冠,操南音,眷念楚国;李白也是如此,既关心国运,又眷念唐朝,而且他又在南方被拘囚流放,处境与钟仪相近。李白在浔阳狱中写的《万愤词投魏郎中》有句云:南冠君子,呼天而啼“,也是以钟仪自比,可以彼此参照。唐朝国势好转,大赦赐酺,固然使人欢欣鼓舞;但诗人却要远窜遐荒,命运乖舛。“北阙”二句使用了整齐的对偶,一边写朝廷歌舞升平,一边写自己垂老投荒,真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可见诗人的情绪是非常凄凉和悲伤的。
前二句是写事实,后二句则写希望。李白希望钧天乐这样美妙的乐曲,随着风势远吹到夜郎,使他能够听到。实际上,他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到美妙的音乐,而是渴望大赦的恩泽,自己也能受到沾溉,得以免除远窜遐荒的处分。对于远方暂时不能接触到的事物,李白在诗篇中往往幻想凭借风力来达到目标。比如当他怀念远贬龙标的王昌龄时,就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流夜郎闻酺不预》末二句与之相似,只是他不是要自己的思想感情吹向远方,而是要朝廷的恩泽吹到自己身上来。这些都表现出他善于驰骋想象以表达自己激荡感情的特色。
古有二宋与二苏,我意二杨亦并驱。铣也早逝钦也孤,霜月哀哀孤雁呼。
铣也之逝何早乎,旬日期尽万里途。
炳蔚西方美,群居即谷阴。
人文穷燮妙,将略取名深。
饰用千金直,韬藏七日心。
会当窥落落,莫向管中寻。
范公古遗直,富贵不自娱。平生一布衾,岁晚眠粗疏。
至今镵新铭,尚得司马书。此老抱刚节,岂与公孙俱。
乃知枯槁士,白单良复须。衰年忍风露,蹭蹬来东吴。
感君借馀温,此意知何如。青毡寄幽梦,蕙帐羞吾庐。
得此林下具,烂锦不愿馀。况乃粲佳句,薄袖翻明珠。
恨我无苍珉,为君载龟趺。愿与冰雪姿,卧起同卷舒。
荆土作翠被,此俑无乃愚。问言拥六尺,岂不贤一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