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

君如汉景真残矣,幸承文绪资前美。吴楚深机谁故挑,晁周为国同诛死。
赐几初销反侧心,争博翻教逆萌始。家令峭直而刻深,以刻逢君应自抵。
刘氏未安晁氏危,智囊此日愚谁似。当年事急倚何人,坚壁轻骑夷叛垒。
漫持侯约阻非功,岂知鞅鞅还相訾。可怜父子并殊勋,同相同侯同系累。
安刘惟勃将惟夫,刘氏既安周氏毁。父得絮提缘主存,子终欧血因梁委。
君不见传弟从容繇易言,疏婴刺盎几嚣烦。本谋何必尽羊孙,田叔烧辞乃坐飧。
猜你喜欢
雕文刻镂(lòu),伤农事者也;锦绣纂(zuǎn)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gēng),后亲桑,以奉宗庙粢(zī)盛(chéng)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yáo)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wú)攘弱,众毋暴寡,老耆(qí)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mào)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在器物上雕镂花纹图形,是损害农业生产的事;编织精致华丽的丝带,是伤害女工的事。农业生产受到损害,就是饥饿的根原;女工受到伤害,就是受冻产生的根原。饥寒同时出现,而能不做坏事的人是很少的。我亲自耕种田地,皇后亲自种桑养蚕,为的是给祭祀祖庙时提供谷物和祭服,为天下人民作个先导。我不接受进献的物品,减少膳食,减少老百姓的徭役赋税,是要天下人民努力种田和养蚕,平时就有积蓄,用来防备灾害。要使强大的不要侵犯弱小的,人多的不要欺凌人少的;使老人能长寿而终其天年,小孩和孤儿们能顺利地成长。今年收成不好,人民的口粮很少,原因在哪里呢?是不是有些奸诈虚伪的人担任了官职,官吏用财物作交易,掠夺百姓,侵害人民?县丞,是县吏中的首领,他们借着执法的机会做坏事,助盗为盗,这样实在是失去了朝廷设置县丞的用意。命令郡守们各自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不忠于职守、昏昧不明的郡守,丞相把他们的情况报告我,要请求治他们的罪。特把这道命令宣告天下,让大家明确知道我的意图。
本站。
雕文刻镂:指在器物上雕刻文采。镂:雕刻。纂组︰赤色丝带。纂,音“转”。女红︰女工,指采桑、养蚕、织衣。为非︰做坏事。粢盛:古时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太官︰管理皇帝饮食的官。繇赋︰徭役、赋税。畜积︰蓄积。耆:古称六十岁。遂长︰成长。侵牟︰剥削、侵蚀。牟,害虫也。县丞︰县令之佐,属吏之长。奸法︰因法作奸。与盗盗︰和强盗一同抢夺。无谓︰没有道理。耗乱:昏乱不明。请︰定。
雕文刻镂(lòu),伤农事者也;锦绣纂(zuǎn)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gēng),后亲桑,以奉宗庙粢(zī)盛(chéng)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yáo)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wú)攘弱,众毋暴寡,老耆(qí)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mào)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在器物上雕镂花纹图形,是损害农业生产的事;编织精致华丽的丝带,是伤害女工的事。农业生产受到损害,就是饥饿的根原;女工受到伤害,就是受冻产生的根原。饥寒同时出现,而能不做坏事的人是很少的。我亲自耕种田地,皇后亲自种桑养蚕,为的是给祭祀祖庙时提供谷物和祭服,为天下人民作个先导。我不接受进献的物品,减少膳食,减少老百姓的徭役赋税,是要天下人民努力种田和养蚕,平时就有积蓄,用来防备灾害。要使强大的不要侵犯弱小的,人多的不要欺凌人少的;使老人能长寿而终其天年,小孩和孤儿们能顺利地成长。今年收成不好,人民的口粮很少,原因在哪里呢?是不是有些奸诈虚伪的人担任了官职,官吏用财物作交易,掠夺百姓,侵害人民?县丞,是县吏中的首领,他们借着执法的机会做坏事,助盗为盗,这样实在是失去了朝廷设置县丞的用意。命令郡守们各自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不忠于职守、昏昧不明的郡守,丞相把他们的情况报告我,要请求治他们的罪。特把这道命令宣告天下,让大家明确知道我的意图。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雕文刻镂:指在器物上雕刻文采。镂:雕刻。纂组︰赤色丝带。纂,音“转”。女红︰女工,指采桑、养蚕、织衣。为非︰做坏事。粢盛:古时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太官︰管理皇帝饮食的官。繇赋︰徭役、赋税。畜积︰蓄积。耆:古称六十岁。遂长︰成长。侵牟︰剥削、侵蚀。牟,害虫也。县丞︰县令之佐,属吏之长。奸法︰因法作奸。与盗盗︰和强盗一同抢夺。无谓︰没有道理。耗乱:昏乱不明。请︰定。
Object moved to here.
Object moved to here.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yǎn)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r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shú)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qǐ)颡(sǎng)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传达自己的话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严肃,在忧伤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请考虑一下吧!”
(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舅舅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来慰问我)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来的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下交谈。
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穆公。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叩拜但不拜谢,是他没已晋献公的继承人而自居,所以没有拜谢 。哭着起身,就表示敬爱父亲。起身但不私谈,就表示远离个人利益啊。”
本站。
吊:致吊唁。恒:经常。斯:此,这。俨然:形容庄重、严肃。说:解释。惠:施予恩惠。丧:流亡在外。
或:表疑问。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读音qǐsǎng。后:君主。
公子重耳由于受骊姬的陷害,在晋献公在世时流亡国外。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无主,秦穆公派使者到重耳处吊唁,并试探他是否有乘机夺位的意思。重耳和子犯摸不清穆公的真实意图,怕授人话柄,于己不利,于是婉言表态,得到穆公倍加赞许。
问过舅舅才做决定、学舌舅舅的话:“父死之谓何?”都充分显示出政客的虚伪、善于表演的实质。“爱父”、“远利”之说完全就是欺世盗名之辞。这些话由劝人夺权的秦穆公嘴中说出,就更是刻画出工于权谋的政客众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