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屹然学界极天高,拾级先登属我曹。角艺争能些小事,百年立脚要求牢。
猜你喜欢
昔日私心期望处,身逢其境尽平常。吾人先入果何主,眼界胸襟两扩张。
翩翩沙际鸟,冲雨去何之。羡杀前汀鹭,翛然立水涯。
张郎为委吏,禄隐不辞卑。闽树春尊出,吴歌海月迟。
莺花愁倚榻,池草梦移时。笑问江南枳,犹生凤鸟枝。
威加突厥胜长城,药赐须灰感圣情。垂没训言非不虑,奈何坟土竟遭平。
每嗟相逢少,常苦离别多。
行行复壮壮,往往起悲歌。
古来易水上,义士有荆轲。
捐躯思报恩,饮恨歌奈何。
况彼儿女怀,牵缠如蔓萝。
是以世间人,鬓发易番番。
喜君得郡章,东归随春波。
滩上严子祠,系船聊经过。
其人当汉兴,富贵不可罗。
足加天子腹,傲去钧於河。
冬披破羊裘,夏披破草蓑。
心中子宇宙,尤哂献玉和。
我惭贱丈夫,岂异戴面傩,
未免为鬼笑,谁知惧挥诃。
安得如君行,收迹已蹉砣。
空将闲岁月,尘埃浪销磨。
正同三峡贾,尽力向盘涡。
林腰路转忽欣然,玉佩垂萝古殿边。
客裹对花如旧友,夜深清坐玉壶天。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hàn)血。
珊瑚枝下人,衔(xián)杯吐不歇。
颗颗精细的红稻米饭啊,那是耕牛滴滴的血凝成。
贵族们吃喝玩乐赏珍宝,饮酒而吐出红米饭不停。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6-237
2、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19-320
3、严洁.晚唐诗鉴赏:凤凰出版社,2006:633-634
伤:哀伤、悲悯之意。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为稻中的一种,亩产量低,较为珍贵、罕见。颔:下巴颏。
珊瑚:海中的珊瑚虫的分泌物和石灰质骨骼形成的,像树枝状,多为红色,也有自色的,经加工成珍贵的装饰品,古代富贵人家常将它供于几案上,作赏玩的珍宝。衔杯:饮酒。吐:吐出红米饭。
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中度过,其诗亦多隐逸之风,这首《伤农》却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对封建剥削阶级的奢侈浪费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此联描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不仅清香好吃,且富营养,多供贵族、富豪之家食用。这里不用一碗,而用一粒,便含有农民一年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才有人们碗中之餐,粮食得来粒粒都含着辛苦之意,用词着意甚深。“牛颔血”,牛在耕田时下巴被套绳磨出血来,突出了劳动的艰苦,然而牛既如此人更不堪,诗人借牛颔血烘托了劳动人民耕种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和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是相像。凡是有良心的人都应该珍惜劳动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这是两位诗人写作这类题材的诗之共同宗旨。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那些不劳而获、不知稼穑的腐朽奢糜之徒是从来都不懂、也不屑去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的。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此联描绘了富贵豪门家的奢侈与浪费。“珊瑚”,珊瑚枝,因它色彩艳丽,且采摘不易,所以它便显得十分名贵,是官宦贵戚家室内部装饰摆设珍品,由此可知,诗中“珊瑚枝下人”指的便是大富大贵人家的男男女女了,他们终日极尽奢华。下句中的“衔杯吐不歇”便是动劳人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红米做成的饭,被他们在纵酒行乐时如同废物一般吐了出来。
白描的手法与鲜明的对比是诗人采用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形式短小,含义深刻是这首诗的特点。这首诗与李绅的《悯农二首》相比,诗意接近,虽不及李诗影响大,但对农民的疾苦是深切同情,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是深表愤怒的。整首诗朴实、直率地写出悲愤交加的感情,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