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龙寺里旧时钟,一百八声唤懊侬。海水浮来兵火燬,待寻追蠡已无踪。
猜你喜欢
不怯山寒风力尖,要登绝顶看龙潜。翚飞杰阁云穿栋,静镇禅关月满帘。
踏破松萝容极目,啸惊岩壑快轩髯。我来默印无边义,寄与孤铃语夜檐。
政孤朱轓起,旋惊丹旐归。
死生何忽忽,闻见悉依依。
献纳名元在,吟哦事已非。
清风端可继,黄发独成违。
山前麦熟已如云,觌面当机为指陈。蓦地一番梅雨过,青山洗出画图新。
中宿峡,夜钟寒。诃陵环子尚人閒。过客摩挲嵌壁记。
猿归未。雾鬓风鬟明月里。
徘徊恋京邑,踯(chí)躅(zhú)躧(xǐ)曾阿。
陵高墀(chí)阙(què)近,眺(tiào)迥(jiǒng)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xiù),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留恋京城,还在京城徘徊,脚步因重迭的山停止不前。
登上石头山高处看皇宫,感到皇宫很近,眺望远方风起云涌。
荆、吴远方都被高山挡住视线,江河湖海都波涛汹涌。
空中飞回又恨身无羽翼,象这样的别离之情怎么受得了。
参考资料:
1、殷海国.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05月:118
将发:即将出发。石头:山名,在今南京市西长江边。烽火楼:利用烟和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踟躅:住足不进的样子。躧:鞋,这里作踏解。曾阿:同“层阿”,重迭的山。
墀阙:是指宫殿。墀,即丹墀,指宫殿的红色台阶。阙,指宫殿门左右对峙的一对高建筑物。
荆: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因湖北刺山而得名。吴:今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山岫:山峰。
其如:即如其,象这样。
这首诗开头两句吟后顿觉一种惆怅忧伤的气氛透入心扉,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位青年,他满面愁容,步履迟疑地走出京城,向着江边的山上一步一步地往上踏行。他之所以“徘徊”,“踯躅”,是因为他对“京邑”“恋”念极了。“恋京邑”为一篇中要领。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皇宫在京邑中,是诗人日常出没之处。建康为东吴、东晋古都,古迹胜景不胜枚举。诗人登上烽火楼,既没有放眼江天山野,一抒久处“墀阙”之怀,也没有凭吊陈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首先回首俯视“墀阙”。他平素身处墀阙,似乎对墀阙看犹未足,而来登此烽火楼作一饱览。按理说,他此日登楼所望“墀阙”,比他平日所见应是远了。但诗人在此却说是“近”了。这乍想似乎违于理,但深思后便觉合乎情。这“近”字实从首句中“恋”字而来,因其“恋京邑”,故视京邑中的一切便反远为“近”了。“近”字凝结着诗人对京邑、墀阙的无限深情。前三句写京邑,“眺迥”句与上句对举,转写荆州。他对京邑是那样的“恋”,对即将赴任的荆州,诗人也以三句作答。据《南齐书》本传载:谢朓去荆不久,便被同僚王秀之向武帝告密,武帝随令“朓可还都”。据此可知,荆州随王府的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谢朓对此也当早有所料,故“风云多”一语,绝非简单的写景,而实隐含着对此去荆州的畏惧之情。
接着两句,隐含此情尤深:“”荆吴之间,有山有水。山水本是诗人素性爱好玩赏之自然景物,此时却成了他的惆怅忧郁的象征。山是阻隔两地之情的障碍,江水有着险不可测的波澜。诗人此去荆州福祸未卜,一腔心事咏叹无端,移情于景,以寄托其畏惧之思。
“归飞”一句,笔意陡转,神思飞越,由将去而未去荆州的此时,想到去荆州后思归之日,陆地有山岫相阻,水路有澜波惊扰,空中又恨身无羽翼。未去荆州时,已对京邑恋不可舍,去了荆州,遇上人事趄必将更“恋京邑”。“恋京邑”而归不得京邑,其心境之愁苦忧思,亦必十倍于今日。忧思及此,笔锋再一转:“其如别离何?”自我提问道:早知日后愁苦,何必今日离此京邑而去荆州呢?
这首诗以“恋京邑”提携全篇,明写京邑可恋,暗写荆州可畏。由情及景,以景融情,由今及后,由后复今,妙笔回还往复,互为呼应。诗意含蕴,耐人寻味。
丁都护,妾夫已死长辛苦。结发相从畏别离,身不行军名在府。
去年为君制袍衣,期君报国封侯归。红颜白面葬乡土,反愧老大征辽西。
辽西纵不返,马革垂十年。君今葬妾手,空受行伍怜。
相思坟头种双树,恸哭青山望归处。妾命如花死即休,儿女呻吟恐无据。
当窗玉龙镜,照影弄春妍。团圆不忍见,结束随君还。
愿持镜入泉下土,照见妾心千万古。
穷通有定分,流坎无庸悲。湘累自苦亦太隘,韩子孤愤将奚为。
人生百年浑几时,鼠窥鬼瞰徒成私。何如樊川一樽酒,往者莫究今已而。
秦川如画渭如丝,韦曲杜曲无声诗。高堂驾空竹树里,觚棱潇洒含幽姿。
起居饮食颇自适,不矫不饰随所施。举手为谢昌黎师,乃今平原能得之。
有时高咏归来辞,有时独酌芙蓉卮。人间所得容力取,委之顺之夫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