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未拟云岩便卜居,久将魂梦托樵渔。鸣泉任石谐清浊,落叶因风致疾徐。
人为病多情益淡,山当瘦尽气偏余。来春买犊堪终老,不远西庄有敝庐。
猜你喜欢
疏柳危崖夹浅流,布帘茅店据清幽。黄花尚对昨年酒,白发新添此日游。
近老情怀如短景,欲休官况似残秋。头衔苦被山翁问,将列云溪作醉侯。
中秋骑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懒问津。米价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为薪。
荒城日暮秋江长,{禾罢}稏野熟秋风香。
青天茫茫不知处,扁舟卧入菰蒲乡。
波深浪静鱼鸭乐,遥林堕景同飞扬。
平生见画无此本,便谷默写悬高堂。
须臾雷雨涨深墨,渔户悉闭收牛羊。
篙人软语似怜我,拗蓬盖头编蒿床。
此时残怒尚什七,潇洒幸为清蚁虻。
无人静觉物性出,蚯蚓草虫歌晚凉。
铜山乳窦青最远,羞缩不似来时妆。
但余田鸟如匹练,双双飞点暗烟黄。
山川一百几变熊,人事百年安可常。
停舟起问鱼酒户,此时几年成战场。
虹梁羽化新起废,白骨无数埋前冈。
惆怅令人百忧起,饮客正酣歌发狂。
坐中悲乐谁竟是,归来玉兔摇沧浪。
袅(niǎo)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zhǎo)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满屋里烟雾缭绕,点燃着沉香,饮宴歌舞,直至乌啼夜残天亮。
看看曲池里的荷花,在清波上摇荡,摸摸腰带上的嵌玉,像冰一样寒凉。
参考资料:1、(唐)李白等著;钟刚编注.唐三家五绝注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62、(唐)李贺著;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33。
贵公子:泛指贵族公子。夜阑:夜尽。袅袅:烟缭绕摇动。沉水:即沉香。植物,常绿乔木,产于印度、泰国和越南。
曲沼:即曲房。内室,密室。芙蓉波:指美人春心荡漾。白玉:腰带上装饰的玉。冷:夜尽哓寒的情状。
这是写贵公子彻夜饮宴作乐的诗。虽未直接描述“沉湎长夜狎饮”,但通过“袅袅沉水烟”、“腰围玉带玲”,是能让人想象出作乐场面之盛,时间之长来的。全诗仅仅二十个字,似乎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但李贺写诗的思路是变化莫测的,诗无定格,句亦无定式,这首诗仅仅是侧面烘托,轻轻一点,便戛然而止。
李贺此诗有意捕捉这“夜阑乐罢的最后一镜头”,通篇仅作含蓄的静态描写,而此前的纵酒豪饮等种种行乐情事,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诗中的那位贵公子醉眼朦胧,稍带倦态,然而神志尚且清晰,正满意地感触着周边事物的声音、色彩、香氲和质料,仿佛他所有的感官一时都充分地扩张开来。“袅袅沉水烟”一句写视觉和嗅觉,“乌啼夜阑景”写听觉和视觉,“曲沼芙蓉波”写视觉和听觉,“腰围白玉冷”乃写视觉和触觉。综观全诗,作品呈现出由多种微妙感觉纠葛构成的奇特意象。这四句诗涉及到了四种感觉。李贺诗歌内频繁出现的感觉语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芳、香、馨等表现嗅觉和湿、冷、寒等属于触觉的字眼。嗅觉、触觉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原始的感觉。通过对这些最为原始因而也是最为根本的感觉的尖锐化,李贺实现了对日常生活感觉的超越。
通过诗歌来实现对平凡生活的超越,触及了李贺创作的一处要害。以“唐诸王孙”的名分而论,李贺自视为“贵公子”原无可挑剔,问题是身为没落的贵族,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和丰厚的物质待遇。李贺的潜愿既不为现实所容,只能通过诗笔想象在幻境中得到宣泄。《夜饮朝眠曲》、《梁台古意》一类歌诗,肆力绘写五光十色的贵胄游宴生活,这里面弥漫着恣纵行乐的气息,既无道义的约束又无理性的调节,唯能感受到醉生梦死和欲望的尽情流淌。这首《贵公子夜阑曲》,更是无一处理语,任由人类本初就有的“原始感觉”在诗中游走,李贺的心思多少应了那句“我感故我在”。然而,虚幻的总归虚幻,理想与现实云泥之别只能倍增李贺的痛苦,让他在生活的无奈中越陷越深。
流水高山不在弦,等闲成曲又成篇。列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
挥落禅关无少滞,增添衲子几重冤。拟于纸上明端的,争似当机自造玄。
老堕空山里,春残白日长。
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
烛映一池墨,风飘半篆香。
个中有佳处,袖手看人忙。
城外浮岚翠巘开,桥边新涨绿波回。鸣鞭紫陌游人出,结轸青郊上客来。
南浦草芳春雨过,东园花信晚风催。昏钟杳杳寻归路,飞盖飘飘带晚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