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落妃池上烟波绿,阿环承幸骊山足。水边已见丽人行,殿角仍歌照影曲。
照影疑从镜殿还,温泉水腻弄潺湲。花开陈苑临春阁,波绕吴王销夏湾。
相从逭暑銮舆度,扣砌雕栏裛清露。内园初进助情花,别馆惟栽销恨树。
江妃辞去念奴陪,迟日熏风汤殿开。更无红叶随波去,早见黄裙逐水来。
须臾起舞双鱼镜,绿鬟倭堕红绡靓。赵后仙裙自可留,洛妃尘袜应还胜。
当时但诏洗凝脂,谁赐金钱更洗儿。楼中赤凤来何日,水底黄虬化有时。
从此华清水呜咽,延秋门上乌啼彻。忍看骊岭县前流,化作马嵬坡下血。
碧落黄泉梦有无,兰汤第二冷宫凫。千年祸水几倾汉,一曲香溪竟沼吴。
金门画史丹青选,国子先生藏一卷。
猜你喜欢
秋水上溪鱼正肥,西风岩谷思依依。问渠金紫千钟禄,何似山中及早归。
容易流光过两春,却从临去倍伤神。名花也解留人住,又向枝头著意新。
木食草衣吾计决,三釜养亲君不阙。
胡为亦趁槐花忙,不共中秋醉明月。
君言时世眩虚名,才见头衔分重轻。
一笫如君当俯拾,卜邻他日莫寒盟。
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巡檐数朵。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
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肯闲过。不律隃糜,那禁慵堕。
旧约何曾果。记徙倚朱楼,迷藏香径。延缘画舸。正离魂欲接,断烟横锁。
怕梦醒时,盼煞满城灯火。问谁个。掩纱窗、更愁于我。
复置汉平准,稍修隋义仓。
群公犹禹稷,陛下况尧汤。
人间咫尺大瀛海,方丈蓬莱信杳然。若木三更先吐日,弱流万里不通船。
未同徐福来求药,好访安期且问仙。闻说吕公高隐处,蛟龙常护石床眠。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用字传神: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全诗写的孤静寂寥,忧然恻然,充满旅途的忧虑和烦闷。然而“树梢帆初落,峰头月正圆”,却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峡江晚泊图。帆落于树梢,月圆于峰头,风景优美。“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区农村的苦瘠贫寒,表达了欧阳修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