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曾拂三台最上星,赤城云气暖生春。回头往事邯郸梦,落尽鹈霜白发新。
猜你喜欢
天上文昌望六星,陇头农稷趁三春。玉京玄圃尘尘隔,璧月琼枝岁岁新。
倚遍层楼数曙星,鹧鸪声里暗惊春。开元耆旧今无几,怕听尊前唱永新。
病来酒力未能加,易觉衰容染绛霞。团扇凉风吾欲睡,不劳频看石榴花。
黄云压地秋离离,西风摇落千杨枝。白蘋已老暮汀远,满目丹枫胡雁悲。
孤舟一夜相思发,寒江明月吹参差。天末佳人犹未归,江头解佩欲遗谁。
四人把手过龙溪,一路梅花了不迷。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
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诗人张祜立足现实寄寓兴亡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何焯曾评论李商隐《隋宫》其二“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说“借锦帆事点化,得水陆绎骚,民不堪命之状,如在目前。”此一评论用于评论张祜《隋堤怀古》同样准确,切中肯綮。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深藏而愈显。由此看来,张祜不仅仅对历史的兴亡特别关注,也不仅仅只有对现实的担忧,更有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面对遗址陈迹不只是慨叹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责备,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的一些社会政治状况,并为当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灭亡的深渊而忧心忡忡,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
重煽炎光达远夷,归来翻履祸几危。蛮滩千仞谁云险,却在城西稿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