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山五六月,犹自有莺簧。
吸满幽人听,何如入建章。
猜你喜欢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zhà)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jiē)飞。
梨花自然比白雪艳丽,清冷的样子也赛过雪花,它散发出的香气一下就侵入衣服里。
春风请继续吹动它的花瓣,希望这美丽的花朵能飘落在皇宫大殿的玉石台阶上。
本站。
冷艳:形容梨花洁白如雪,冰冷艳丽。欺:胜过。乍:突然。入衣:指香气浸透衣服。
莫定:不要静止。玉阶:宫殿前光洁似玉的石阶。
此诗里用梨花的洁白形容诗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征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情。梨花的洁白人们素有所闻,梨花的清香在北方人也不陌生。左掖梨花,皇宫里的梨花,用来形容诗人,非常恰当。
此诗起句的重笔落在“冷艳”二字上,“冷”字写出了梨花的冰肌玉骨,透出了一股逼人的凛然之气。以“冷”修饰“艳”,则写出了梨花的洁白晶莹,明丽脱俗,也就自必胜过平凡的白雪了。这句中的“白雪”既是比喻,更是衬托,衬托出了梨花超凡脱俗的美质。承句稍稍变换了角度,从比较静观地观察,到物我更深一层地交融。微风过处,那若有若无的清新花气,蓦地飘进衣巾,仿佛花香亦有情。梨花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作者要寄语春风,莫让梨花自开自落、悄无声息,请把它吹向皇宫的玉阶去。
中国古典诗歌受正统思想的影响,一般都难脱“言志”的窠臼,这首诗也不例外。首句看似写梨花的美质,实则暗寓自己过人的才华,高洁的品质。第二句与《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诗意相通,写怀高才而渴望遇明君。接下来转以春风喻皇恩,作者认为自己品质高洁,正如冷艳欺雪的梨花。结句暗示自己不甘冷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丘为是一位善写山水田园作品的诗人。山水派诗人写景写物自然有山水画一样的韵味。这里写洁白的梨花,是用白雪来比较,用实物体现对象的特质,在古诗词里比较常见,这里也是这样的。雪花的洁白似乎无物可比,连梅花也比不上,可诗人认为梨花的白就超过了雪花。也许这是诗人的骄傲所致,但是梨花的清高与超然到底是一见阳光就会融化的雪花有所不及的。诗人或许这样想,因为梨花太纯洁,太洁白,所以给人冷漠的印象,但这正是它可贵的地方,如果它让人觉得孤高了,那么它散发的幽香应该能弥补吧。所以诗人希望君主能知道梨花的优点,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的优点,从而能使诗人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春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欣赏梨花的,用春风来比喻君主,也不是生僻的用法,使君主显得亲切了许多。
八月清秋飘桂香,忽有孤鹤横空翔。自北南来集予舍,从上下降迎朝阳。
童子玩狎颇驯扰,舒颈引喙如相忘。予当读易北窗下,义文周孔同一堂。
惊闻哄然整冠出,老幼诧怪争趋跄。朱颠突兀丹砂聚,白羽璀璨琼瑶光。
有时张拱舞应节,有时长鸣协宫商。伴琴掠舟差可拟,挟仙缠跨羞与方。
东坡诞感梦涉妄,卫懿乘轩陋禽荒。嗟予对之增感叹,俯首沈思几彷徨。
一举千重平生志,豪门苑囿饱昂藏。胡为伥,不自择,戢羽故傍贫家郎。
名为仙禽拙施计,颇类老朽空奔忙。鸣呼,会须一日奋飞翮,扶摇直上穹苍碧。
纳新吐故寿千百,逍遥永伴蓬莱客。鹤乎,鹤乎,应汝职。
巑岏千叠枕长河,土室萧条带绿萝。龙象不来行径没,牛羊归去野烟多。
终怜胜地埋芳草,谁道遗风逐逝波。无限樵歌催落木,高天翘首意如何。
何哉川上心,欲语还自默。安得玉溪翁,问我溪中月。
为儒长濩落,中岁学渊潜。蕙草春三径,蔷薇月半帘。
药方閒里辑,诗卷病来添。野老时相讯,微吟坐短檐。
尚忆青门醉。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
感此日、琼枝先寄。别后眠餐应似昔,奈浮云、聚散伤同辈。
缄未拆,杂悲喜。
频年泪滴芳兰悴。况天涯、岁华易改,锦鞯俱敝。退谷僧坊留题处,旧事凄凉何已。
若天意、定怜才子。潘耒查容无恙在,伴竹垞、老去同烟水。
楚江柳,又青矣。
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耦耕亦欲随沮溺,七纵何缘得孔明?
吾道羊肠须蠖屈,浮名蜗角任龙争。好山当面驰车过,莫漫寻山说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