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将军名字著华戎,露甲曾收不战功。
马革裹尸忠贯日,虎头食肉气如虹。
云屯欲倚金城重,星陨俄惊玉帐空。
好像祁连筑新家,鼓鼙遗恨意何穷。
猜你喜欢
拍天烟水,问何人十筑,遍栽杨柳。险绝独山门两扇,拦住太湖东走。
环石为城,诛茅作屋,结构原非偶。此间小隐,折腰肯换升斗。
最怜蟹簖连村,菱花拂棹,到处喧鸡狗。大好清风来四面,顿觉凉生双肘。
螺髻千层,波涛万倾,把酒同消受。累侬神往,梦醒几度搔首。
种得门阑五福全。常珍初喜庆华筵。王环醉拍春衫舞,今见康强九九年。神爽朗,骨清坚。壶天日月旧因缘。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
莲社从来说陶远,竹林今不数山王。家鸡野鹜何须较,秋菊春兰各自芳。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wéi)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wù)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kān)拂艳歌尘。
大江辽阔,千里茫茫,只有我一只小船在江中孤零零司州没有伴。
只有以前在家中楼上看到的月亮,或远或近总是伴随着我。
起风前它四周先围着一个彩环,散雾时它又像急速游动向前。
倘如它能永远象一把园扇,可以拂去艳情场上的尘烟。
参考资料:
1、褚斌杰主编.《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1:第727页
2、美文,逸才主编.《古诗源白话乐府卷》:哈尔滨出版社,1995.11:第546-547页
3、孙立权主编.《中学生常用古典诗词读本》: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07月第1版:第71页
4、刘锬编写.《情系明月:咏月古诗欣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3:第187页
5、童笙选编.《古诗三百句》: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05月第1版:第250-251页
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只。
唯余:只有。故楼:指家乡之楼。月随人行,故现在照“我”之月,仍是“故楼月”。
入风:遇风。晕:月四周有时有云气围绕如环叫做月晕。排雾:冲开、排开云雾。轮:月轮。
似扇:古人咏扇的诗赋形容扇的圆常以月为比,诗中倒转过来,以扇比月。堪:能,可。拂:拂拭。艳歌尘:指唱艳歌的人身上的尘土。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承接上句。诗人展开奇思妙想:他不觉孤独,认定此月正是老家楼上常见的那轮明月,原是“旧时相识”,因而不管自己去家远或近,它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在身边,更深层地表达出了思恋与孤独之苦。诗人不再觉得孤寂,精神便不颓丧了。由此又自然列入三联对“故楼月”的描写,仍用拟人的方法。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诗人一抛写月常用手法,别出心裁,故作错觉。月见风来袭,便让晕来围绕;见云雾来遮,便急忙调转车轮驶走。忽明忽暗之间,也暗示诗人思绪的起伏不定:感激它为照我陪我而作的辛勤,赞美它那艰难的经历和勇于防范的精神,这种模棱的认识又延续下去。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此联以扇拟月,抒发人生感慨,设想它若长圆不缺似团扇,就能用来为唱艳歌的拂尘了。这里月似团扇,歌者持此唱着艳歌,更是美女,诗人借喻远在千里外的心中人。由“故楼月”到“故楼人”,经过一些联想的中介,怀人的意思就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合情合理,耐人寻味。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蚁书夜声。
东海不知蒲塞味,谁人十万作牺牲。
坟前花落锦成茵,红粉何当化作尘。剩有清词遗乐府,尚留香骨恼情人。
风吹蒿里宣灵籁,月印芳池误幻身。最是杜鹃多怨绪,年年啼血过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