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耕兮我田,雨浪浪兮雷填填。水漫漫兮种不下,出门见水兮泪滂沱。
惠我晴兮疾耕而耨,螟败之兮颖弗得秀。呜呼,我无时违兮时不我予。
时不予兮奈何,蹇无忘兮吾事。
猜你喜欢
朝余往兮苍东畴,景翳翳兮云油油。
牛驱耕兮载泥重,鞭不前兮挽犁用。
岁云暮兮暮维何,仓庚鸣兮布谷和。
疾吾耜兮固吾耒,趣甘泽兮及时播。
歌梁尘未断,舞袖影方閒。落月窥珠镜,青春暗玉颜。
为云归峡里,窃药去人间。安得招䰟术,姗姗步幄还。
破寺炉烟冷,空堂石磬闲。抱泥蜂入户,引子鸟归山。
家近樵渔识,身忙鬓发斑。难忘荒碣畔,执手故人还。
且观神女为行雨,莫问郎官应列星。芳草到门无俗驾,好山终日在湖亭。
白鸥共戏荷叶小,黄鸟乱啼杨柳青。肯信曲栏干外立,晚凉吹得酒初醒。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mí)衡。
黄祖斗筲(shāo)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zhì)鹗(è)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huì)不忍生。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里,祢衡只是一只蚂蚁。
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
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
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
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
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
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
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36-837.
魏帝:魏武帝曹操。祢衡:东汉末名士,字正平。《后汉书》有传。鹦鹉洲:长江中的一个小洲,遗址在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
黄祖:刘表部将,任江夏(今武汉武昌)太守。斗筲人:谓小人。
“吴江”句:指祢衡在黄射大会宾客宴席上作《鹦鹉赋》。
鸷鹗:一种猛禽。喻黄祖。孤凤:喻祢衡。千春:语出梁简文帝诗:“千春谁与乐。”
天刑:语出《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芳洲:语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前四句,首先从刻画祢衡落笔,写他的性格和悲惨的遭遇。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而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这就突出地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黄祖是才短识浅之徒,他杀了祢衡,正说明他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恶名。
接着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极赞他的杰出才华。这样一个才华“超群英”的人,命运却如此之悲惨,令人极为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诗人对祢衡的遭遇愤然不平,他把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凤凰。祢衡被残杀使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继愤激之情而来的是无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结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似乎兰蕙也为祢衡痛不欲生了。
诗中刻画人物十分精炼,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以少胜多,突出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这两点是祢衡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李白所引为同调的。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黄祖之流比作“鸷鹗”,对凶残的权势者表示强烈的憎恨;把祢衡誉为“孤凤”,爱慕、怜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这些艺术手法,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皎皎穿云月,青青出水荷。
文章工点?,忠义老研磨。
伟节何须怒,宽饶要少和。
吾衰此无用,寄与小东坡。
远为人类予。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