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介休山下两閒人,来访汾阳旧使君。明日却归尘外去,一双白鹤上青云。
猜你喜欢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本站。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微风送雨江南去,凉月衔云海上来。暑气顿除秋暗入,忽疑浮汉弄昭回。
扪萝陟东堂,空庭布修樾。山外午炊熟,岩际钟声绝。
飒然风雨来,云水互明灭。那能信宿留,夜煮寒泉月。
为叹岁月促,逝者如弩发。谁是漱流人,一访烟霞辙。
何处银鞍白鼻騧,忘将锦瑟数年华。渡头水急怜桃叶,陌上春狂信柳花。
那得芳心对鹦鹉,泣将残泪付琵琶。一身已自成惆怅,况是平阳十万家!
脱尘还与比仙游,露腹何妨近品流。
嫩壳半遗红药地,细声偏傍绿杨楼。
诗家取象吟难尽,画格偷真意不休。
正好儒林擬緌绋,凭栏无苦预悲秋。
今日岁徂灯火明,欲雪未雪云冥冥。贫家夜有轹釜声,十年飘泊吴王城。
安知节序儿女情?不眠坐数长短更。但有榾柮煨砂瓶,煮茗亦得尊前倾。
檐冰铮然向阶落,北邻笙歌厌杯酌。丈夫虽贫气不索,此意莫令羁旅觉。
江干细路走羊肠,远逐钟声到上方。水荇暝时云淡淡,径松深处月苍苍。
佛庐夜续传灯火,僧榻寒薰小篆香。何用别寻天竺去,人言此地即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