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造物生美材,暴弃良可惜。无负培植心,亟宜求自立。
自立果云何?在不囿于习。目下风俗颓,相耀衣与食。
庸懦恣欺陵,高明惟妒嫉。知识虽早开,揠苗徒自贼。
父兄期栋梁,往往成顽铁。汝年已十六,庭训闻谆切。
成材与不成,均在此时刻。余心望汝殷,汝心宜惕惕。
修词讲鍊气,学书精运笔。作画贵取神,吟诗贵存液。
一艺可名家,其功在不息。人若有恒心,早晚终毕业。
笑汝不足嗔,誉汝未为得。遇物总欣欣,求道常急急。
青莲茁污泥,灵芝生湿热。不囿流俗中,扶摇上千尺。
猜你喜欢
斜堤高柳绿连天,且系閒人书画船。
花事已空三月后,湖光还似十年前。
洛阳园囿惟诗在,江左英雄托酒传。
亦欲扣舷歌小海,恐惊沙上白鸥眠。
清宵哀角静严更,睥睨高悬列宿明。几日风烟归梦阔,一城砧杵客心惊。
黄金难信刘中垒,白眼堪嗤阮步兵。怅望紫宸朝散后,晚钟时度枕函声。
乌托鸡兜约略推,貉裘猿饮石门开。象胥格磔烦传语,重译中还重译来。
莱公英特姿,谭笑安社稷。流离死穷荒,志士气益塞。
剑履瞻民部,星辰托友昆。家如移社曲,容许傍夷门。
易接铜龙武,难虚镜水恩。春风杨柳陌,意气罄离尊。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同行兄弟在郑原野上话别,共同担心前路艰难。
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远行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
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姓知否?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
遥想兄台独行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骓马嘶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蜀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蜀人所有。
本站。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生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苏辙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忆,又是惜别。回忆当年“曾为县吏”,回忆“共题僧房”,数年光景晃如昨日,不免令人感叹,又惜别哥哥“独游”,想必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生感叹!
淡淡秋容烟水寒。楼高清夜永,倚阑干。玉人不见坐长叹。箫声远,明月满空山。
遐想绿云鬟。青冥风露冷,独乘鸾。别时容易见时难。凭孤枕,聊复梦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