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山岂历遍,知己竟何如。轻薄嗟行路,优游忆旧庐。
无心谄富贵,有意访樵渔。寂寂城东舍,诛茅愿荷锄。
猜你喜欢
一棹乘流下,苍茫云树边。归心朝雨后,客路夕阳前。
有梦知何地,无家欲问天。半生飘泊处,应不受人怜。
小白长红尽绝尘,不将朱粉污天真。
应怜三亩荒凉地,乞与鳌扉一种春。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这首诗评论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歌》描绘了开阔壮美而又和平安定的草原风光,有豪放刚健、粗犷雄浑的格调。元好问重视民歌,前两句他肯定、推崇这首民歌慷慨壮阔深厚的气势,推举它不假雕饰而浑然天成。
后两句点出了中原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敕勒本是北方一个游牧民族名称,居住地方在敕勒川(今山西北),元好问认为,看《敕勒歌》的产生和风格,是中原的慷慨豪迈的气魄传给了阴山下少数民族的艺术作品。《敕勒歌》表现了我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青草池塘是汝家,不辞风雨为催花。填填似振将军旅,点点如传县令衙。
乐府自堪当两部,渔阳谁更会三挝。公私知尔成何事,镇日华林聒水涯。
屈指西风阅岁华,半年行役苦思家。
彩衣归去亲闱好,画角吹残客梦赊。
病里中秋慵见月,醉中九日强簪花。
朅来又过书云候,节物催人一可嗟。
石磴穿云上,悬崖自此升。谁言风可御,须信气堪乘。
周有说爱莲,陶有诗爱菊。
吾居则谁与,其诸子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