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栖迟牢落总悠悠,世事宁关我辈忧。看到扬尘沧海后,也应不忍话前游。
猜你喜欢
语笑当时是盛时,张皇幽眇最能奇。杜陵身世非今日,却办颓唐作继之。
竹山山下黄隐君,买山种竹谢尘氛。凉阴匝地日难扫,清籁满天时复闻。
蛰龙未奋葛陂水,鸣凤空隔苍梧云。最喜林霏春雨歇,班班稚子总成文。
桂山幽处小楼阴。风暖试鸣琴。清商不怨,闲中最好,如许情深。
融融双唱凭娇女,一喜百随心。客来都道,画堂春满,法曲仙音。
暖日江南梅柳,春风堂上笙歌。满斟醽醁笑声哗。
再拜千年寿嘏。
清健非缘服玉,红颜不是苍霞。仙姿福禄自无涯。
要看沧溟绿野。
又海棠收,荼蘼过,芳事难留华屋。红扶灯畔影,话丰台消息,旧游枨触。
锦幄香融,玉柈粉晕,吟赏消他丝竹。遽怜春婪尾,倚娇憨莫负,绿醪初熟。
记冻彻铜瓶,闭门前度,咏梅人独。
番风过迅速。几回见、蜂蝶随雕毂。未用说、清吟洛下,影事扬州,便一枝、尽供题目。
十载东华梦,空怅惘、艳翻阶曲。将离恨,黯京国。
多少铅泪,襟上猩红如菽。岁华黯惊转烛。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p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海客乘着海船汤帆乘风,到远处经商。
就像飞入云中的鸟儿一样,一去就没有影迹了。
参考资料:
1、林东海.李白诗选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13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32
乐:一作“行”。估客乐,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调名,清商曲旧题。海客:海上旅客。此指估客,乘海船出外经商的商人。将船:驾船。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后泛称行旅,出行。此指远道经商,外出做生意。
譬如:好像。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通过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商人随风漂流、驾船远行经商的远景。此诗主要反映了人们纷纷从事商业活动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唐朝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的景象,说明商人低贱的社会地位在唐朝正在起着微妙的变化。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运用比喻手法,烘托出商人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叹息。
此诗语言朴实平淡,极富韵味,篇幅虽短,却情意深长。首二句写风高行远。末二句用形象比喻行役之远。通过借用“天”、“风”、“云”、“乘”、“去”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
此诗感慨商人远行,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来去自由,寄寓了作者孤寂流落的身世之感,也着重突出商人反映唐代商业的发展以及唐人和六朝诗人对商贾的不同心态。
角寂钟沈,清梦到、罗浮翠麓。种玉园中同醉处,暗香犹扑。
月落参横增怅望,天寒日暮悲幽独。讶陇头、不寄一枝来,萦心曲。
茅屋稳,辞金屋。藜烛焰,羞银烛。叹出尘风韵,背时妆束。
争羡东邻姬傅粉,岂知空谷人如玉。问扬州、何逊有新诗,谁堪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