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
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猜你喜欢
朝光瑞气满宫楼,綵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毬。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yàn)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xiāo)醉也,明朝去也,宁奈(nài)些些(sā)。
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
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
北雁南来,荷花凋谢。
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
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本站。
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因为通海,秋天多潮,以壮观著称。吴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
寒雁: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
青灯:即油灯。因发光微青,故名。
宁奈:忍耐。些些:即一些儿。后一个“些”,语尾助词。
姚燧这首小令,是一首离别之作。周德清将它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可见,当时就已脍炙人口。
此曲大半篇幅极写愁恨,雅致精丽,最后三句忽然纵笔作旷达语收束,正显出旷达放逸之本色,此是元代曲家与前代词人不同之处。
春申浦畔子胥祠,正是山寒木落时。四裔竟将魑魅禦,寸衷尚有鬼神知。
老韩合传谁能辨,刘李同官莫漫疑。此去闭门深谷里,会须读易更言诗。
阿得脂。阿得脂。博劳旧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
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语阿谁。
四周环积水,信此羽人居。鸟下忘机后,猿窥捣药余。
闲寻渔父伴,自注道家书。笑我劳生甚,逍遥尔不如。
家园黄熟半林柑,抛向筠笼载两三。
风雪迎裾好持赠,预教诗婢识江南。
锦席承君宴,青楼寄妾家。
无因挽红袖,留恨与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