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
焚修真谛苦,功地得无圆。
阙里诗三百,濑级文五千。
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猜你喜欢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yā)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nián)天独自行。
刚刚接近中秋,月已清圆,似是在鸦青色的幕布上挂着一团冰盘。
忽然间,觉得今夜的月亮,独自行进在,与天隔离的空间。
参考资料:
1、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6:第346页
2、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668-669页
诚斋: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进士及第,授赣州司户,继调永州零陵丞。张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终身服之,并名其书室曰“诚斋”。鸦青幕挂一团冰:谓鸦青色的天空悬挂着一轮寒冰似的明月。幕:帷幕这里指天空。
元:同原。粘天:附着天。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诗的首句正是袭用这句俗语的语意。“才近”二字,扣题目的“八月十二”,只差三天,便是中秋,真称得上“近”了。本来每月的望日,月亮都是光明的,而这句俗语突出的是“中秋”,重点在“分外”。分外者,特别之意也,即较之其他月份更要清亮一点。八月十二,虽还未到中秋,但却接近中秋;虽未达到“分外”,却也是“已清”了。这已初步道出了题意。
第二句,进一步写“望”。诗人所望见的是“鸦青幕挂一团冰”。仰望高空,俨如帷幕,色比鸦青,倍觉淡雅。在这淡雅的帷幕之上,悬挂着一轮明月,色泽的优雅、美丽,颇能引人入胜。还不止此,在这里诗人不说“月”而说“一团冰”。团者,圆也;而冰的内涵首先是凉其次是亮,再次是白,这较之“一轮月”不仅更为形象,而且创造出一个既优美又冷清,既光明而又优雅的境界。它不仅给与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能给人以情操的陶冶。
第三句在全诗中是一个转折,是第二句到第四句的一个过渡。“忽然觉得今宵月”,通俗易懂,简直就是一句白话。这种语言,新鲜活泼,是诚斋诗的特点之一。
第四句则说明“忽然觉得”的内容,也就是对“今宵月”的一个遐想。月是历代诗人最喜欢歌咏的景物之一。在诗人的笔下,月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而他们由月所引起的遐想,也是各不相同的。而诗人能独辟蹊径,别有所想,出人意表。诗人想的是这个月亮“元不粘天独自行”。“元”即“原”字,意思的“原来月亮并不是粘在天上而是独自行走的”。夜空片云全无,一轮明月高悬,似乎无所附丽,独自运行。设想新奇,月夜晴空的境界全出。
这首小诗,既创造出优美的境界,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又出以新奇的遐想,启迪着读者的思路;而那种通俗的语言,虽然传统的诗家,视为“鄙俗”,却使读者感到新鲜活泼。
新年七十一衰翁,此道心知万折东。
名位集贤唐学士,文章内相陆宣公。
两朝纶綍倾前古,四海绅緌立下风。
手把一枝梅欲寄,江南岁暮待春鸿。
公清,火戏虚。寂寂虎随龙憩。莲绽、胜似群花,缘行周济。
悟回头,真自喜。诀无为清净,自然通秘。自得、休别追求,人免不讳。
望极湖变幻奇秒,万千光景自纷披。
妙分西子争妍态,绝想东坡得句时。
柳径曲埋兜率寺,花阴直接放生池。
内官爱展亭台去,尽付年华与酒戾。
晓带鸡星出,春从鸟道餐。
雾漫旗彩坏,霜落剑花寒。
天险今虽在,人谋昔所难。
临关能虎视,一亮亢曹瞒。
风旗喜初泊,野马不受鞿。万里涨江急,一棹秋风归。
意行心自放,隅坐谈更剧。
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雪蹊爱竹柏,云疃结茅茨。
牵萝几晨夕,休工及春时。乐与二三友,敦好在书诗。
种树循遗法,轮鞅息妄驰。绯桃傍栏吐,碧草当阶滋。
散帙对阳景,鸣禽集芳枝。时眺荠麦墟,或临樵牧岐。
逃喧虑自屏,抱拙澹无为。贤哉考槃子,遐慕长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