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床头唧唧糟鸣瓮,夜半萧萧雪打窗。
拥褐旋惊花著树,泼醅初喜酒盈缸。
邻翁晨乞米三斗,钓户暮留鱼一双。
自笑有无今粗足,遥怜逐客过重江。
猜你喜欢
幽居漫尔存三径,燕坐何妨应六窗。
老忆旧书时展卷,病封药酒旋开缸。
小园摇落黄花尽,古桧飞鸣白鹤双。
珍重老卢留种子,养生不复问王江。
鹞子一飞超涨海,蜂儿终日透晴窗。
心空莫著书千卷,客到长留酒半缸。
性命早知元有分,文章谁信旧无双。
何年结束寻归路,还看蟆颐下饮江。
龛灯照室久妨睡,雪气侵人不隔窗。
枕上诗成那起草,槽头酒滴暗鸣缸。
远来狂客应回去,高卧幽人未有双。
犹忆新滩泊船处,堆蓬积玉撼长江。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本站。
候:拜访,问候。履行:实施,实行。绥:安,体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师:学习。尝:曾经。卿:客气,亲热的称呼。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2)方法,做法。(3)效法,仿效。(4)标准,法则。这里用(3)效法,仿效。称:称赞,赞不绝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益:更加。以:用。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秋半明中,月圆名半,素辉千里如昼。高卷珠帘,一片玻璃凉透。
晚风起、雾约柔鬟,银汉斜、露侵罗袖。稽首。向嫦娥借问,广寒寒否。
最爱深闺独守。如此良宵,尽堪消受。觅句孤行,踏损苍苔微溜。
问前生、千古同心,期后会、一年别久。孤负。怕云遮光掩,秋催人瘦。
约斋太瘦古僊真,寄我诗篇字字新。
受业陈三能几日,无端参换謪仙人。
落日泉南郡,秋风领北城。
台符均庶等,杖履喜幽行。
与客情文重,持怀事物轻。
致君皆典礼,跻俗向丕平。
相业瓯名在,辞华钵韵成。
岂惟才广大,且复性澄泓。
贱子欣承庇,微官得代耕。
孤单常自畏,比数欲谁名。
橐有书千卷,家无屋一楹。
朝廷今再造,心迹渐双清。
山转客容薄,天迷海色横。
心期奉圯履,鎔冶在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