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猜你喜欢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种。鲁国的国君派人到他那里去封赠他一座城镇。说:“请用这座城镇的收入,修饰一下你的服装。”曾子没有接受,派来的使臣便返回了,不久后又来了,可曾子仍然没有接受。派来的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纵然鲁君赠送我采邑,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能不怕他吗?”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本站。
曾子:即曾参。邑:城镇。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做采邑。鲁国国君送给曾子一座城镇,不同一般馈赠,应视为封赐。修:修饰。奚:何,为什么。使:命令,派遣。于:向。全:保全。敝:破旧。受:接受。反:同“返”,返回。
无功不受禄,这是理所当然。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鲁君派来的人所说的一段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却是反映了出于寻常的馈赠,正直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亲友间的相互赠送,系于情谊,不必过于拒让,因为彼此没有什么报答不报答。但是,如鲁君以采邑相赠,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话来考虑考虑,是否应该接受。
椿叶萱条本并芳,授经和胆亦同行。如何此夜瞻南极,独伴长春映北堂。
舞綵翻嫌非具庆,霞章行看出明光。抽毫作颂期他日,百岁流霞满玉觞。
看君燕颔必腾鶱,百越诸夷总汉天。此去兵符铜虎授,向来文字鳄鱼传。
山连贵竹星常少,地入盘江雨自偏。闻道悬军犹楚甸,两阶今是舞干年。
桃李年年解笑颜,朝云小字托巫山。只缘胜地西湖似,不使佳人南国还。
黛写青螺皈净土,魂招黄鹄下前湾。将离士女于今赠,雾露芙蓉尽等閒。
忆昔西征日,飞腾尚少年。
军书插鸟羽,戍垒候狼烟。
渭水秋风夜,岐山晓雪天。
金鞿驰叱拨,绣袂舞婵娟。
但恨功名晚,宁知老病缠?虎头空有相,麟阁竟无缘。
壮士埋巴峡,孤身卧海壖。
安西九千里,孙武十三篇。
裘叹苏秦弊,鞭忧祖逖先。
何时闻诏下,遣将入幽燕?
头纲八饼密云龙,曾侍虚皇拆御封。今日湘中见新夸,唤回清梦九烟重。
方穷蔡择问唐举,未遇邺侯逢懒残。
触石起云能沛雨,不应长作旱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