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猜你喜欢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首句“病来自是于春懒”。病了,自然是于春事就懒得管了。这“病”,也许是生理的,穷愁潦倒嘛,病也不新鲜。但古来病字多作忧患贫穷的同义词。人一穷困了,当然于春事也就勤快不了。自己于春事为懒,然而别院此时的笙歌,正响成一片。两两对照,何等鲜明。这不仅想起昔日的繁华、热闹都衰歇了,更伤心的是,既然主战派落到了如此地步,那个笙歌一片的别院,作为政治对立物,当然就是主和派了。自己这里既然是酒杯尘封,那么昔日的清客此时也都过到那边去了吧。当“下官歌舞转凄惶,剩得几支笛”都不得不作为货币而付作酬劳的时候,就不用谈什么歌舞了。歌妓云散,酒杯尘封,则无人上门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时唯一和以前一样的就只有杨花,对他是依旧是热情地沾衣扑面,没有因他这么穷病而嫌弃得远远地离开他。而且当作者正感到辛酸时,倒感到一如平时的杨花,反而因愤世俗之浇薄,似更故意的亲热了。这亲热,正表现在它“笑人情浅”。这一“笑”字,冷峻极。人们往往以水性杨花比喻薄情,他这里却认为杨花反而比人之情是更为深厚的。对轻薄的杨花,居然有不能承受之重的感慨,则这个世道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软如轻絮的杨花,在他手里却成了沉重的鞭挞。寄慨之深,不止翻案文章写得好而已。
万钉宝带烂腰镮,赐宴新陪一笑欢。金马并游年最少,玉堂初直夜犹寒。
自嗟零落凋颜鬓,晚得飞翔接羽翰。今日遽闻催递宿,不容多病养衰残。
两不相逢各自疑,小楼深雨得新诗。要知冷句吟灯处,正是遥情入酒时。
琴在风前成曲易,燕从春后拂帘迟。一城岂隔蓬山远,却恨昏钟似子规。
十日长沙住,登舟忆少陵。花飞有底急,酒美为谁倾。
浩浩当年兴,悠悠此日名。幸逢明盛世,持斧故南征。
君王博学古无如,羲献奇踪购得初。裁处万机无一事,睿思深殿自临书。
高枕沧江岁屡移,渚宫旌节未应迟。虚劳白雁三湘转,依旧青山九处疑。
老去交游随态失,怪来辞赋畏穷知。吴门岂少耕桑侣,为忆燕台握手时。
夭夭陌上花,纷纷桃与李。迢迢绮楼端,楚楚倡家子。
翩翩翠袖垂,盈盈歌皓齿。新人良足娱,故欢弃如屣。
凉风惊素秋,芳华难久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