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罅引根非土力,冒寒犹助岳莲光。
绿槐生在膏腴地,何得无心拒雪霜。
猜你喜欢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
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
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
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参考资料:1、《李白集校注》瞿蜕园,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0年版。
在巫山滞留时“猿声梦里长”,李白对于猿声的理解与前代的诗人相同,少年时期他生活经历不多,出于对巫猿的同情而徒发感慨,之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猿的凄厉叫声勾起了李白的愁思,源何而愁,因为不通航而滞留,周围没有值得倾诉的朋友,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只能暂时搁置,思想感觉比较虚空,对周围的事物的感应,不是凭心灵的冲动,而是凭理智的感悟。造成李白这种情绪的,和他回到江陵后,即将“南行拂楚王”,远离故乡有关。
另一方面“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春天到来了,三峡通航,这让李白的心情有些苏解,因为李白可以离开这个滞留他几个月的巫山。这首诗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如“桃花”,在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这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高丘怀宋玉”,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杰出作家。唯他有传世之作,具有一定成就,后人将他与屈原并称。刘勰即谓“屈、宋以‘楚辞’发采”(《文心雕龙·才略》)。李白在巫山想到了宋玉,从这可以看出,李白欣赏宋玉的文品和人品。
李白的《宿巫山下》是诗人个性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全诗注重把握整体的气势和氛围“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凭个性的感兴泼墨写意“雨色风吹去”、“访古一沾裳”,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李白的这首抒情诗,把瞿塘峡—巫山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表达自己的心境。
槛外奇葩江外种,娇春未减革呈红。画楼晴日敛云峰。佛香来海岸,蜀锦荐灯笼。今夜那忧杀风景,酒花来斗妖浓。江梅冷淡避春风。明朝来纵赏,应醉绮罗丛。
秋风发离愿,明月照双心。偕歌亦遗调,别叹无残音。
开庭镜天路,馀光不可临。沿风披弱缕,迎辉贯玄针。
斯艺成无取,时物聊可寻。
城上乌啼正夜分,归魂遥逐楚江云。故园春笋空成竹,冷雨凄风不忍闻。
饭箩无底乾坤窄,舀出炎炎热铁丸。
烂断饥肠重瞥地,佛魔无处辨来端。
二八当筵舞《柘枝》,东涂西抹赛新奇。而今粉暗胭脂冷,懒去翻腾十样眉。
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
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
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