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处春辉好,偏宜在雍州。花明夹城道,柳暗曲江头。
风软游丝重,光融瑞气浮。斗鸡怜短草,乳燕傍高楼。
绣毂盈香陌,新泉溢御沟。回看日欲暮,还骑似川流。
猜你喜欢
寒销山水地,春遍帝王州。北阙晴光动,南山喜气浮。
夭红妆暖树,急绿走阴沟。思妇开香阁,王孙上玉楼。
氛氲直城北,骀荡曲江头。今日灵台下,翻然却是愁。
帝里春光正,葱茏喜气浮。锦铺仙禁侧,镜写曲江头。
红萼开萧阁,黄丝拂御楼。千门歌吹动,九陌绮罗游。
日近风先满,仁深泽共流。应非憔悴质,辛苦在神州。
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
柳变金堤畔,兰抽曲水滨。轻黄垂辇道,微绿映天津。
丽景浮丹阙,晴光拥紫宸。不知幽远地,今日几枝新。
轻露氵龠残暑,哉魄拟初弦。天台万八千丈,中有紫霞仙。正理中枢旧武,却忆邻环昨梦,重上蜀青天。只守伯禽法,_野万云烟。锦川星,郎位宿,又移躔。为无结辈十数,踏遍蜀山川。人识绍兴奉使,家有显谟科约,慧命得公传。从此造朝去,两地亦青毡。
先生天下士,遇我独情亲。剪烛论心夜,焚香读易晨。
已私须尽克,天理必全纯。惆恨春宵梦,分明笑语温。
春云牢落雁无声,沙岸参差石有棱。双屐漫穷芳草径,一龛长愧白头僧。
晴涛闪闪翻孤日,山木昏昏卷翠藤。后夜清风满遥念,梦游空指上方灯。
王冕(miǎn)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lǒng)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xī)田者。父怒,挞(tà)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láng)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元史·王冕传》 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牧:放牧。陇:田埂。窃:偷偷地,暗中。辄:总是(常常)、就。或:有人;有的人。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挞:鞭打。曷:通“何”,为什么。去:古义—离开,离去。今义:到......去。潜:暗暗地、悄悄地。执策:拿着书卷。旦:早晨,天亮。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恬:心神安适。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元史·王冕传》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选自《元史·王冕传》
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