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曲渚飏轻舟,前溪钓晚流。雁翻蒲叶起,鱼拨荇花游。
金子悬湘柚,珠房折海榴。幽寻惜未已,清月半西楼。
猜你喜欢
细雨晓莺(yīng)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mù)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sài)门消息,雁来稀。
蒙蒙细雨里,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弯弯的柳眉,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
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相思使她愁肠断,只缘暮春雁来少,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
参考资料:
1、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7-48
2、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8-39
3、徐国良方红芹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12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人似玉:比喻美人如玉。
罗幕:丝罗帐幕。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或悬于纱窗、珠帘之上,目的是为了防尘、遮光。肠断:表示极度关切。塞门:塞外关口。雁:此语意双关,咏雁兼指“雁书”。
这首词写思妇幽怨。上片首先泛写晚春景色,细雨如丝,濛濛洒洒,晓莺啼鸣,倍添幽寂清冷之感。在此暮春环境中,接下来三句写人物形象,“人似玉”写美人如玉,温润秀洁;“柳如眉”写女子柳眉弯弯,娇柔婉媚,这句既写了春柳,又写了人面,把春景与人面自然地结合起来;“正相思”,表现了在暮春环境中人物的活动,由对女子外貌的描写深入到内心世界。
下片转入具体刻画,都与上片相应。帘幕初卷,美人初起,与“晓莺”相应;晓妆对镜,如花一枝,与“人似玉”相应,揭示女子自怜自伤的复杂感受;“肠断”二句,明显女子所思的塞外征人,实写女子由相思而失望,乃至悲怆的心境,思念之情,使人肠断,与上片结拍的“相思”二字对应。
整首词的上下片,都用了比喻来描写人物形象,只不过上片写得细,下片写得概括。这不仅使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且她的相思情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上下片都前后照应,构思精妙,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六月苦多雨,肩舆走江村。
过市居人集,陟险兵子喧。
日昳休野寺,汛扫开北轩。
雾气如苍虯,夭矫出洞门。
溪清见白石,纠结菖蒲根。
游鱼去甚健,投饵弃不吞。
嗟予独何为,贪禄忘故园。
驰驱不自恤,面有风沙痕。
俯仰二十年,竟孤明主恩。
寄谢众君子,努力苏元元。
又见仙潭二月春,一番官柳市桥新。
重来莫讶星星发,樽酒相看只故人。
青鸟昨夜重寄语,群仙正宴西王母。蟠桃子熟岁三千,金盘捧出红似藕。
瑶池波静月溶溶,云璈迭奏落天风。东皇远望咥其笑,㷸㷸紫电流长空。
华胥未返黄粱熟,推枕菀然一梦中。君不见莱綵翩翩竞祝嘏,筵前幻作旋风舞。
镂屏制锦各徵诗,今古流传能几许。
马头今日向西行,不比来时道路生。与子联镳下长阪,无人回首望高城。
疏林积叶牛閒卧,衰草牵风兔自惊。诗思过于归思好,征鸿斜衬落霞明。
慧心曾博坡公赏,芳冢应留墨老题。得伴骚人亦不朽,低回不觉日移西。
竹篱茅舍,本是山家景。唤起兵前倦游兴。地床深稳坐,春入蒲团,天怜我,教养疏慵野性。雪坡孤月上,冰谷悲鸣,松竹萧萧夜初静。梦醒来,误喜收得闲身,不信有、俗物沈迷襟韵。待临水依山得生涯,要传取新规,再营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