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暮雨微微,翻疑坠叶时。气蒙杨柳重,寒勒牡丹迟。
未夕鸟先宿,望晴人有期。何当廓阴闭,新暑竹风吹。
猜你喜欢
草堂琴鹤伴孤清,睡足西窗梦不惊。短发未须愁杜甫,浊醪元自识渊明。
青松翠竹盘桓地,北海南山颂祷情。长忆寿筵歌吹里,夜深灯火乱春城。
祠禄恩宽亦例沾,屏居怀抱苦厌厌。
戍边事往功名忤,迎客儿扶老病兼。
遇兴榜舟无远近,破愁沽酒任酸甜。
残年唯有读书癖,尽发家藏三万签。
谁家少妇着青裙,低笠随夫笑语耘。多少深宫閒白昼,烟花涂抹几如君。
兴废数之常,智愚性相反。乃萃一人身,古今觏亦罕。
其始虽足快,其终弥觉惨。要为物欲昏,岂云识虑短。
我爱萧雍州,英年筹略展。三十冠诸侯,一朝梁台建。
潞州别驾豪,雷目箭横撚。净扫宫壶秽,告成岱宗检。
享祚逾四纪,职贡逮荒远。范徐与姚宋,化钧美互斡。
虽复溺释乘,亦颇称慈俭。开元继贞观,如乐谐箫管。
胡为踬末路,迷途入坎窞。遂令地轴翻,苍生但余喘。
朱、李特鄙夫,惟知工媚谄。宠任既有加,更复恣忌褊。
谁召逆景来,竟纵禄儿返。白马鞚何骄,金鸡帐犹暖。
化龙首未成,上天足笑蹇。终当就屠灭,痛已彻幽显。
金瓯误撞触,霓裳妙婉转。蒲香幻影销,淋铃泪痕泫。
呵呵殒台城,郎当疲剑栈。食子无下意,书次罪其缓。
鹦鹉问上皇,凄凉空满眼。得失皆自我,此语宁无歉。
回首跃龙池,风流徒怀缅。女宠及王夫,相倚如毂绾。
兵役事戎狄,阴类每相感。一之或有蔽,沓来斯不免。
弗戢终见焚,自垢安可浣。浮山众百万,尽付鲸波卷。
哀哉南诏师,遗骼谁与掩。二君颇相似,佚事悲青简。
更念苻秦氏,取败由自满。欲恃鞭断流,将谓山压卵。
鱼羊忽食人,风鹤犹破胆。一溃心争离,重振力告殚。
黩武戒良深,噬脐悔已晚。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xǐng)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远来的信使刚进门,我就流下眼泪。妻子吃惊女儿哭,探询:这是什么原因?
她们猜想:“平常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了书信。”
参考资料:
1、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40-41
远信:远方的书信、消息。何如: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
寻常:平常,平时。不省:谓未见过。江州司马:即白居易。
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小诗。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第二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伤心?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究竟。因为,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测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小诗向来以直接抒情见长,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场面。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他在四行诗里,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景,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说。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其实,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荒径攲斜挂籊蓬,半箩红粟倩溪舂。山中有客见真虎,世上何人识假龙。
秋竹走箯穿断石,老藤行蔓上枯松。晚风断送云归去,谁打原西寺里钟。
平湖阁上,正残虹挂雨,微云擎月。万顷琉璃秋向冷,忍便翠销红歇。北海樽罍,西园游宴,兴逸湖山发。飞尘不到,坐移蓬岛珠阙。
莫厌笑口频开,少年行乐事,转头胡越。公子多情真爱客,敢惮深杯百罚。太一舟轻,芙蓉城锁,醉指神仙窟。乘风归去,尽教吹乱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