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片忠肝照日明,济时无策苦伤情。
聱牙拊几悔南流,和泪挑灯编北盟。
汉用檄招三十郡,楚因歌散八千兵。
太平若斗生灵肉,何用生灵望太平。
猜你喜欢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这是首笔触细致而风格明秀的春日之作。
词篇幅一开,便春意盎然。“水涨鱼天拍柳桥”。水涨,点春讯。以下五字渲染之。春来涨潮,浮起了鱼天,不反水与岸齐,拍打着柳桥而已。鱼天一辞,妙不可言。鱼游于水,如翔于天,可见当涨潮托起春水之后,那春水仍是空明莹澈。“云鸠拖雨过江皋”,云鸠形容墨云行雨,其色如鸠。这又是一个妙手偶得的好辞。上句写春水空明,此句写春江烟雨,一阴一晴,阴晴不定,正是春天的特征之一。“一番春信入东郊”,春从东来,东郊先得春信。这又是词人下笔极细致有味之处。
过片二句,词境从江郊转为室内。“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上句写自己沏茶。凤团是宋时一种名茶。春日人常渴睡,短梦也是常有的。饮茶之意,在破睡提神。句首虽下一“闲”字,语似不经意,实则方才一饷短梦,竟大有难以遣除了却之愁,故须饮茶以消其一份梦后的惘然。下句写燕子垒巢。燕子不辞辛苦飞来飞去,一次又一次衔泥而来,眼看着就渐渐营造成了新巢。燕子极忙,词人则静。句首一下“静”字,暗示的实是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悲哀,隐约见于此二句之言外。结句转为室外。“又看日影上花梢”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句首下一“又”字,则日日空对春光之意亦隐然可见。挽合下片三句首字所下之“闲”字、“静”字、“又”字,词人心头不忍时光白白流逝的愁怨不难体味。这种淡淡的哀怨,实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情绪。而词中表现得极精微、含蓄。
矫首遐观。崇台徙倚,心目俱宽。一水萦蓝,群峰耸翠,天接高寒。平生江北江南。总未识、闽中好山。雨暗前汀,云生衣袂,身倦跻攀。
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
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
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绣三朝国有儒。
爽气忽随秋露尽,但留陈迹在龟趺。
谑浪澜翻间诋诃,绝胜歌贯舞婆娑。解颐为听谈诗妙,脱腕空传草檄多。
旧游回首几鄱湖,白鹿堂坛半欲芜。周氏图书元自孔,楚邦风壤尚连吴。
壮观独泛三江水,正学先驱万里途。闻道春来多雨露,山城桃李已开无。
老来少睡怕房栊,欲睡还休被屡烘。
半夜披衣还打坐,耳边听尽两山钟。
青松百尺馀,宛彼山之陲。白鹤巢其高,皂鹤巢其卑。
红鹤不敢来,下巢枫树枝。阳春一动荡,百鸟俱蕃孽。
绸缪各尽力,草草成藩篱。卵翼与哺育,不愧乌鸟慈。
清晨求食去,鼓翼远奋飞。斯须复来还,亦有蛇鳣随。
引颈鸣相呼,所忧非渴饥。不日毛羽成,颉颃下陂池。
浴之以清泠,弄影相娱嬉。既久遂不来,远举将何之。
高山与深林,浩荡信所归。明年又当至,复作今所为。
我为唐虞世,鸟巢何所窥。乱来缠兵火,杀气满四维。
人群失安居,恨无羽翰施。偶此共偷生,偪仄何可辞。
忧患亦所同,去就可弗思。网罗非尔事,弹射不尔私。
近辞燕雀喧,远与鸿鹄期。相望在寥廓,大翮如云垂。
时来松树间,听我哦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