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孤云野鹤情自在,碧水丹山人易安。
哀鸿独叫暮天阔,宿鹭双飞秋雨寒。
蔗林遮眼青到市,柏叶漫山红隔水。
不将浊酒急驱除,满意风光谁料理。
猜你喜欢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
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疑是辰阳宿,于此逗孤舟。
绝塞万山秋,筹边更筑楼。马肥春苜蓿,人醉卧箜篌。
图画云台列,功名铁柱留。上公蒙宠异,方赐紫云裘。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
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
孔涉在兹辰,风江淹旅役。枫抱秋郭丹,月侵衰杨白。
大陆云苍苍,金山涛间碧。游鱼石濑响,倦鸟辞张翼。
天高澄清气,湛然明空色。山僧来何晏,鸣钟会施食。
籍谈彼岸趣,言偃江门石。
帘深深香雾重,四照朱颜,银烛光浮动。
一霎新欢千万种,人间今夜浑如梦。
小语灯前和目送,密意芳心,不放罗帏空。
看取博山闲袅凤,濛濛一气双烟共。
眇眇临风思美人,荻花枫叶带离声。
夜深吻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