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外物不足恃,翻覆百年间。
唯有万卷书,可以解我颜。
男儿贵立志,达人得大观。
百川日夜流,与海会波澜。
丘陵安于卑,宁复望太山。
方当少年时,发齿未凋残。
圣贤户庭阔,人人可跻攀。
谨勿随馀子,碌碌走丘樊。
猜你喜欢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dàn)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澹:也写作“淡”。
“冰骨”两句,绘出屏中梅树之貌。两句脱胎于成语“冰清玉洁”,赞梅树之格调高雅。“木兰”,即木兰舟的省称。此言自己在观赏了友人的舟中梅屏后,感受到屏中梅枝玉骨冰清傲霜斗寒般的气质。“懒妆”一句,以梅拟人,写出梅枝的神韵。此句也是从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句中化出,赞屏中梅枝活似佳人之天生丽质,虽懒于梳妆打扮,然淡然而立,尽占春色,不愧为“东风第一枝”之称。此亦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赞梅枝也。
“月落”两句,紧扣上片结句而生发开去。林逋《山园小梅》有“暗香浮动月黄昏”句,词人另辟蹊径,写自己对月落后溪边梅枝的感受:月儿虽然已沉没在小溪的尽头,梅枝的倩影却能长留在溪畔。此非影留,实是词人感情所系也。接着词人转而写实,言日长天久春天也会过尽,然而绘有“东风第一枝”的梅屏,却长留在舟中。“五湖”句,既点出“舟”字,也复赞梅屏。“五湖”,即太湖。西施曾从范蠡游五湖,此言李中斋小舟载着的梅屏,在千顷太湖的水色掩映下如西子之畅游五湖般的更显婀娜多姿。全词紧扣“舟中梅屏”,拟人状物反复咏叹,形神皆备,根本没有“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沈义父《乐府指迷》)之病。
白石不可烂,残山尚自开。携归岭峤色,都作画师材。
萧散通神悟,嵯峨镇劫灰。西崦话遗事,蝉脱有馀哀。
轻车重马自相腾,横度长河百丈冰。贝阙珠宫应浪语,黄沙际海谷为陵。
兴逐秋风发,愁随秋夜长。系书阳鸟远,促织候虫忙。
世巳无刘表,家徒有孟光。故衣寒未补,发箧动幽香。
山色波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
水浮亭馆花间出,船载笙歌柳外移。
过眼年华如去鸟,恼人春色似游丝。
六桥几见轮蹄换,取乐莫辞金屈卮。
草草逢君瓠子河,河水瀁瀁柰君何。云山涕泪渭城曲,天地争回易水歌。
山中小筑枕溪流,却踏红尘笑拙谋。
鬓点吴霜今已才,儿皆楚语只堪愁。
猿惊鹤怨事偶尔,燕语莺啼春罢休。
每与儿曹话归计,一帘清梦绕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