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银竹森空映,湖乐队莽中。
不因风卷去,那得见冲融。
猜你喜欢
桃源一去绝埃尘,无复渔郎再问津。想得耕田并凿井,依然淳朴太平民。
白发商岩四老翁,紫芝歌罢听松风。半生不与人间事,亦堕留侯计术中。
周郎赤壁走曹公,万里江流斗两雄。苏子赋成奇伟甚,长教人想谪仙风。
归把滩头旧钓竿,帝王只作故人看。
此身合向丘林著,汉祚已如磐石安。
流水雹表千古在,客星有影九天寒。
到头笑杀鸱夷子,便下扁舟去也难。
右军本清真,潇(xiāo)洒出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bà)笼鹅(é)去,何曾别主人。
右军:即晋朝王羲之。因他曾任右将军,故称“王右军”。本:原来,本来。清真:纯洁质朴。潇洒:洒脱,毫无拘束。出:一本作“在”,超脱。风尘:这里指污浊、纷扰的仕宦生活。
山阴:即今浙江绍兴。遇:一本作“过”,不期而会。羽客:亦称“羽士”。羽,含有“飞升”的意思。旧时因道士多求成仙飞升,故称道士为“羽士”。要:通“邀”,中途相邀。一本作“爱”。好:喜爱。鹅宾:鹅的宾客。这里指王羲之。
扫素:素,白绢。意为在白绢上飞快地书写。道经:即“道德经”。笔精:笔的精魂,喻精通笔法。这里指王羲之精湛的书法艺术。入神:达到神妙的境界。
罢:终。笼鹅:把鹅装进笼里。去:离开。主人:指上句的羽客山阴道士。
本诗典出南朝宋虞和“论书表”:“羲之性好鹅。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示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诗人以简洁精炼的语言把上述故事诗化了,便于人们朗诵、歌唱。
从这首诗中,进一步说明了书法在晋代已成为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品。王羲之在当时已有很大的名气,墨迹已相当值钱。这与诗人在“草书行歌”中说王羲之为“古来几许浪得名”是相矛盾的。由此,“草书行歌”是否确系李白所写也可作为一个怀疑的佐证。
独跨开元顶,乾坤混一家。连梵钟钹应,列贩市廛斜。
潮涨桥通楫,云归堞隐笳。圆山看咫尺,谁为问琵琶。
练色亭皋月,江声木杪风。
开书灯煜煜,传漏鼓冬冬。
流落诸生老,呻吟四壁空。
生涯君勿笑,淡话有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