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过门跬步入香林,七叶遗阴地尚灵。
曾借东山康乐手,共翻北本湼槃经。
阑腰叶拥空台赤,石罅泉通远笕青。
云掩莲花峰下座,若人演义若人听。
猜你喜欢
胜事如飞去不还,无人更立白云间。
西风落尽贝多叶,明月自来天竺山。
岩桂影寒泉暗滴,玉炉香减藓空斑。
孤猿亦有斜阳恨,莫道三声是等闲。
失道从僧指,穷高听鸟呼。
千山四回抱,一径百盘纡。
人事空今昔,台基傥有无。
吟边岚气夕,落日伴猿狐。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lǚ)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sháo)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白玉堂: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
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划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黛玉对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评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宝黛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宝钗和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宝钗最终仍不免被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紫微深处着招提,古迹名臣事两寄。
宣子画由高庙治,越王心有孝宗知。
万竿玉立春来早,六角池深月上迟。
禅定十年帘不卷,不知门外几盘棋。
雪满横山晓冷严,华堂帐暖蔽重帘。纵然邑宰来相见,不似当时举孝廉。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数尽飞花一怆然,壮心迢递夕阳边。十年人事空流水,二月风光已杜鹃。
过眼青春宁复得,涴人黄土绝堪怜。故园尚有平生约,可使苍苔到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