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意无多晓色交,云随疏雨又还消。
山行全似三春日,林际一声婆饼焦。
猜你喜欢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zhàn)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本站。
银塘:指清澈明净的池塘。且:尚,还。
杨万里的《新柳》一诗描摹细腻,韵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
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宫鸦叫赤光,潮声入宫宫影凉。火华啼露卷横塘,金堤四合宛柔扬。美人荷裙芙蓉妆,柔荑萦雾棹龙航。采莲一声歌态长,青丝结眼捕鸳鸯。
外家庭玉最相怜,久客今来思□然。
院里看花□□后,壁间题字几秋前。
亲知送远难为别,薄宦怀归岂待年。
留取渚泉初酿酒,春风还拟泛湖船。
暂息轮蹄处,边村落日斜。檐前栖怖鸽,树外听归鸦。
绕屋垂溪柳,当春放野花。此间有佳境,原不异中华。
总角真英物,回头已壮龄。文生新句语,动合旧仪刑。
腊雪松梅在,朝槃菽粟馨。圣模勤玩索,吾老重叮咛。
当年结发在深闺,岂料人生有别离。
到底不知因色误,马前犹自买臙脂。
器识谁能及,功名自有期。
一朝闻正论,亲切在彤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