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独自敲推到夜深,情知未称惜花心。玉儿已死云英嫁,谁唱梅词伴我吟。
猜你喜欢
孤山亭榭倚湖边,长日对花真可怜。照水丰姿何皎洁,隔林芳态自清妍。
与花为友心偏喜,得句惊人世共传。玉色冰肌两奇绝,皎如鹤立玉阶前。
谩言同一嗜,世尽爱梅人。
亦有行歌者,腰镰采作薪。
经年不得见江梅,绕树行行日几回。
已拟开时拼径醉,其如病后怯衔杯。
伤心还觉成三叹,忍泪犹能强一来。
顾我已衰无酒分,从今花更不须开。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wéi)绝编,迨(dài)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本站。
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患:担忧,忧虑。不若:比不上。众:众多。既:已经。迨:到;等到。倍诵:“倍”通“背”,背诵。乃:于是,就。尝:曾经。或:有时。咏:吟咏。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绝编: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终夜:半夜。
翩翩白凫鸥,泛泛水中游。
西来久不见,梦想在沧洲。
越绝衣冠已入胡,年来故老尽瞻乌;吹箫江上虹谁变,栖甲山中月自孤。
似我须眉还戴汉,多君姓字欲逃吴!群豪独有朱家在,犹向西京结客无?
岭上松杉接碧空,纷纷木叶下丹枫。越王经略烽尘外,丞相祠堂霄汉中。
日落栖乌分古树,天高飞旆溯流风。凭舆几度频来往,犹忆含香侍紫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