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生喜诵城山句,一诵千回起狂慕。
梦魂夜夜峨眉巅,峨眉只在家西住。
照人楼蜃嘘青红,落笔天昆走云雾。
冥搜古髓生润芳,坐演正声入韶濩。
兰宫璧水俱隽功,金马玉堂岂迂步。
何人为叫阊阖云,试使琅玕一披露。
男儿岂暇谋温饱,丹心要使辉青素。
水潮方仰昌黎韩,日边又起长沙傅。
玉山万仞高岧嶢,丛玉琤琤悦朝暮。
嗟哉精卫愚复禺,海石悠悠力安措。
傍大龋齿看痴狂,持此痴狂向谁诉。
古来离别惟有酒,此别情酸酒如醋。
萍蓬万里终有家,而今更把家为路。
猜你喜欢
泰山发秋潦,东鲁数州没。及兹黄河交,南徐更汤割。
我乘归船来,引缆行木末。高原尚为沈,低土焉得遏。
夜来泊溪岸,寒螀啼冷月。鸿雁无宁宅,蛟蜃有深窟。
秋成一月浸,百草俱烂物。客中视此意,忧事贯华发。
茫茫下双洪,寥落寸心掇。
兄弟幽栖处,开门水一方。寻诗撑野艇,论易集空堂。
白昼听蛙吹,青天数雁行。岭头三百树,好写寄穷荒。
胜游遥接永和春,况有名山作主人。路入青苍云四绕,寺经兵燹佛重新。
蒲团习静输行脚,香火留缘證后身。尘海茫茫才近岸,回头终仗法王仁。
歌断酒阑灯晕冷,银河门外迢迢。金风城郭夜香飘。
去时冠剑,赢得壮怀消。
永日绣帘慵不捲,妆成独自无聊。一天风露湿檀槽。
廿年家国,愁绝楚宫腰。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chán)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白鹭儿,品格最高尚。
新长出的洁白羽毛雪都比不上,许多禽鸟大声喧嚷它却独自凝眸沉寂。
它孤独地睡在荒僻茂盛的野草中,久久地卓然特立于潺潺泉水里的石上。
当前山烟云消散的时候,它就展翅迅飞于辽阔的碧空。
参考资料:
1、孙建军.《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2803
2、吴钢补.刘禹锡诗文选注:三秦出版社,1987:38
3、吴在庆.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4:4
高格:品格高尚。
毛衣:指白鹭新长的羽毛。喧呼:喧嚣,吵嚷。凝寂:宁静不噪。
芊芊:草茂盛貌。潺潺石:立在潺潺流水中的石头。
遥碧:辽阔碧蓝的天空。
这首诗是咏物之作,但又有自寓自喻的况味。诗人赞美小白鹭具有纯洁自守、与众不同的高格调,祝愿着它有远大美好的前程。
“”开头两句,就带有人类的道德评价色彩,作者套用到他所描写的动物身上去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所歌咏的实际对象,决不是现实世界中的无知的鸟,而是意象世界中的具有高尚情操的入。“毛衣新成雪不敌”,小白鹭的品格体现在羽毛的纯洁胜雪,而且不似众禽的喧呼叫噪,好于张扬自炫,而是宁静自守,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孤眠芋芊草,久立潺潺石”两句,形象而具体地刻画出白鹭儿的居处环境和神态。它所居之处绿草丰美,芳馨清丽;所立之石乃在潺潺溪水之中,真可谓“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孤眠”、“久立”两句不仅写出白鹭儿的身姿神态,而且象征着不随声附和、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独立不移的品格。“”在“孤眠”、“久立”之后,前方没有阻挡,白鹭振翅飞向遥空,“云”在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的云彩了,在作者眼里“云”象征着革新的阻力,而“无云”两字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希望在贬谪之后,前方能云雾消散,一片清明,给自己一片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空间。“正无云”而“飞去”更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果敢的行动。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透过白鹭儿的外表清晰地呈现在人们前,诗人所描写的白鹭儿的形象与品格,也正是自己的人格操守的形象体现。从这一角度而言,此诗也具有拟人的表现手法。
白鹭儿的纯白无瑕,象征高尚品格,作者用它来比拟革新志士,比较准确、贴切。雪白的羽毛,象征他们的清白无垢;在众禽的喧哗中保持岑寂,象征他们在宦官嚣张跋扈时不随声附和;孤眠在草泽之间,久立在泉石之上,象征他们虽然被贬谪在荒僻远郡,但坚贞不屈,特然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振翼高飞,直入碧霄,更象征他们远大的理想,希望能继续进行革新事业的雄心壮志。对自鹭形象的描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从这只纯白的珍禽身上,看到了革新志士的最高尚的情操。
这首诗在《刘梦得文集》中入“乐府”类,是作者学习民歌结出的硕果之一。语言明白如话而流走生动,三、七、五字句相递出现,使句法显得富于变化而不呆板。全诗用入声韵,音长短促,产生直截明快的效果,与内容十分协调。
虎观才俱屈,鸡林望转高。千言无彩笔,片诺有绨袍。
梦隔蓬丘树,吟残阆苑桃。何年携手遂,相对咏离骚。
眩人作剧太离奇,囊底贪天失镜机。岂有同舟心胆异,故应接壤辅车依。
触蛮抵死犹争战,尧桀平情孰是非?中寿何知臣服罪,事成早办遂初衣。